湿 痹
- 拼音
- shī bì
- 注音
- ㄕ ㄅ一ˋ
- 词性
湿痹的意思
词语解释
引证解释
⒈ 同“湿痺”。亦作“溼痹”。
引晋葛洪《抱朴子·喻蔽》:“若以所言不纯,而弃其文,是治珠翳而剜眼,疗溼痹而刖足。”
中医学病名。痺症类型之一。因风寒湿三邪中以湿邪偏胜,湿性黏腻滞着所致。表现为肌肤麻木,关节重着,肿痛处固定不移。 汉张仲景《金匮要略·痉湿暍》:“太阳病,关节疼痛而烦,脉沉而细者,此名湿痺。湿痺之候,小便不利,大便反快。”
明李时珍《本草纲目·木三·栾荆》:“大风,头面手足诸风,癲癎狂痉,湿痺寒冷疼痛。”
国语辞典
湿痹
© 汉典
湿痹的字义分解
湿痹的相关词语
湿痹的相关成语
【湿痹】的常见问题
-
湿痹的拼音是什么?湿痹怎么读?
湿痹的拼音是:shī bì
点击 图标播放湿痹的发音。 -
湿痹是什么意思?
湿痹的意思是:亦作'湿痹'。同'湿痹'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