艾 韠
- 拼音
- ài bì
- 注音
- ㄞˋ ㄅ一ˋ
- 词性
艾韠的意思
词语解释
引证解释
⒈ 亦作“艾毕”。上古象刑之一。谓割去罪人之韠以代替宫刑。韠,古代官服上的蔽膝。艾,通“刈”。
引《荀子·正论》:“治古无肉刑而有象刑:墨黥,慅婴;共,艾毕。”
杨倞注:“毕与韠同,紱也,所以蔽前。”
王先谦集解引刘台拱曰:“共当作宫……宫罪以艾毕代之。”
《太平御览》卷六四五引《慎子》:“有虞之诛,以幪巾当墨,以草缨当劓,以菲履当刖,以艾韠当宫,布衣无领当大辟。”
南朝梁任昉《为梁公请刊改律令表》:“臣闻淳源既远,天讨是因,画衣象服,以致刑厝,草缨艾韠,民不能犯。”
国语辞典
艾韠
艾韠的字义分解
艾韠的相关词语
艾韠的相关成语
【艾韠】的常见问题
-
艾韠的拼音是什么?艾韠怎么读?
艾韠的拼音是:ài bì
点击 图标播放艾韠的发音。 -
艾韠是什么意思?
艾韠的意思是:1.亦作"艾毕"。 2.上古象刑之一。谓割去罪人之韠以代替宫刑。韠,古代官服上的蔽膝。艾,通"刈"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