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e

拼音
de gù zǐ
注音
˙ㄉㄜ ㄍㄨˋ ㄗˇ
词性

得故子的意思

词语解释

借故,故意。

引证解释

⒈ 借故,故意。

《西游记》第四九回:“八戒正行,忽然打个躘踵,得故子把行者往前一摜,扑的跌了一跤。”

国语辞典

得故子

  • 得故子,是汉语词汇,解释是借故,故意。
  • 得故子的字义分解

    • 拼音 dé,děi,de部首总笔画 11
      déděide

      1. 获取,接受:得到。得失。得益。得空(kòng)。得便。得力。得济。心得。

      2. 适合:得劲。得当(dàng )。得法。得体。

      3. 满意:得意。扬扬自得。

      4. 完成,实现:饭得了。得逞。得志(多指满足名利的欲望)。

      5. 可以,许可:不得随地吐痰。

      6. 口语词(a.表禁止,如“得了,别说了”;b.表同意,如“得,就这么办”)。

      1. 必须,须要:可得注意。

      2. 极舒服,极适意:这时要能洗上凉水澡,就得了。

      1. 用在动词后表可能:要不得。拿得起来。

      2. 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的连接补语,表示效果或程度:跑得快。香得很。

      [更多解释]

    • 拼音部首总笔画 9

      (1)(名)事故:变~。

      (2)(名)缘故;原因:无~缺勤|不知何~。

      (3)故意;有意:~作镇静|明知~犯。

      (4)(连)所以;因此:今日大雨倾盆;~未如期起程。

      (5)(形)原来的;从前的;旧的:~址|~乡|黄河~道|依然~我。

      (6)(名)朋友;友情:亲~|沾亲带~。

      (7)(人)死亡;已经死亡的(人):病~|染病身~|父母早~|~友。

      [更多解释]

    • 拼音部首总笔画 3

      1.  古代指儿女,现专指儿子:子女。子孙。子嗣。子弟(后辈人,年轻人)。

      2.  植物的果实、种子:菜子。瓜子儿。子实。

      3.  动物的卵:鱼子。蚕子。

      4.  幼小的,小的:子鸡。子畜。子城。

      5.  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:子弹(dàn)。棋子儿。

      6.  与“母”相对:子金(利息)。子母扣。子音(辅音)。

      7.  对人的称呼:男子。妻子。士子(读书人)。舟子(船夫)。才子。

      8.  古代对人的尊称;称老师或称有道德、有学问的人:孔子。先秦诸子。

      9.  地支的第一位,属鼠:子丑寅卯(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)。

      10.  用于计时:子时(夜十一点至一点)。子夜(深夜)。

      11.  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:子爵。

      12.  附加在名词、动词、形容词后,具有名词性(读轻声):旗子。乱子。胖子。

      13.  个别量词后缀(读轻声):敲了两下子门。

      14.  姓。

      [更多解释]

    得故子的相关词语

    得故子的相关成语

    【得故子】的常见问题

    1. 得故子的拼音是什么?得故子怎么读?

      得故子的拼音是:de gù zǐ
      点击 图标播放得故子的发音

    2. 得故子是什么意思?

      得故子的意思是:借故,故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