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éng

拼音
qī cè wǔ chéng
注音
词性

七策五成的意思

词语解释

传说春秋末越大夫范蠡向其师计然学谋略七,用其五佐越即获成功,故云。

引证解释

⒈ 传説春秋末越大夫范蠡向其师计然学谋略七,用其五佐越即获成功,故云。

《史记·货殖列传》:“范蠡既雪会稽之耻,乃喟然而叹曰:‘ 计然之策七, 越用其五而得意。既已施於国,吾欲用之家。’”
明汪道昆《五湖游》:“七策五成,昔称范蠡 ;千金三致,今号陶朱。”

国语辞典

七策五成

  • 七策五成是汉语词汇,解释为春秋末越大夫范蠡向其师计然学谋略七,用其五佐越即获成功。
  • 七策五成的字义分解

    • 拼音部首总笔画 2

      (1)(数)数目。

      (2)(数)旧时人死后每隔七天祭一次;直到第四十九天为止;共分七个“七”。

      [更多解释]

    • 拼音部首总笔画 12

      (1)(名)古代写字用的竹片或木片:简~。

      (2)(名)古代考试文件;多就政治和经济问题发问;应试者对答:对~|~问。

      (3)(名)我国曾经用过的计算工具;跟‘筹’相似。参看‘筹’。

      (4)(名)计谋;办法:上~|献~。

      (5)(名)姓。

      (6)(名)古代赶马用的棍子。

      (7)(动)用策赶马:鞭~|~马前进。

      [更多解释]

    • 拼音部首总笔画 4

      1.  数名,四加一(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“伍”代):五彩。五官。五谷。五金。五代(中国朝代名,后梁、后唐、后晋、后汉、后周先后在中原建立政权的时期)。五帝(中国传说中的五个帝王,通常指黄帝、颛顼、帝喾、唐尧、虞舜)。五毒(指蝎、蛇、蜈蚣、壁虎、蟾蜍)。五行(指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)。五岭(指越城岭,都庞岭,萌渚岭、骑田岭、大庾岭)。五岳(指东岳泰山、西岳华山、南岳衡山、北岳恒山和中岳嵩山,是中国历史上五大名山)。五脏(指心、肝、脾、肺、肾)。

      2.  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,相当于简谱“6”。

      [更多解释]

    • 拼音 chéng部首总笔画 6
      [ chéng ]

      1.做好,做完:成功。完成。成就。成事。成交。成立。成婚。成仁(儒家主张的成就仁德):成人之美。玉成其事。

      2.事物发展到一定的形态或状况:成形。成性。成人。自学成才。蔚然成风。

      3.变为:长成。变成。

      4.可以,能行:成,就这么办。

      5.称赞人能力强:他办事麻利,真成。

      6.够,达到一定数量:成年累(lěi)月。

      7.已定的,定形的:成规。成俗。成见。成例。成竹在胸。

      8.十分之一:增产三成。

      9.平定,讲和:“会于稷,以成宋乱”。

      10.姓。

      [更多解释]

    七策五成的相关词语

    七策五成的相关成语

    【七策五成】的常见问题

    1. 七策五成的拼音是什么?七策五成怎么读?

      七策五成的拼音是:qī cè wǔ chéng
      点击 图标播放七策五成的发音

    2. 七策五成是什么意思?

      七策五成的意思是:传说春秋末越大夫范蠡向其师计然学谋略七,用其五佐越即获成功,故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