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ào zhí

拼音
bào zhí
注音
ㄅㄠˋ ㄓˊ
词性

爆直的意思

词语解释

唐代称节假值日为爆直。

引证解释

⒈ 唐代称节假值日为爆直。参见“豹直”。

唐封演《封氏闻见记·豹直》:“御史旧例,初入臺,陪直二十五日。节假直日,谓之伏豹,亦曰豹直。百司州县初授官,陪直者皆有此名…… 韩琬则解为爆直,言如烧竹,遇节则爆。”

国语辞典

爆直

  • 爆直是一个汉语词语,读音是bào zhí,是指唐代称节假值日。
  • 爆直的字义分解

    • 拼音 bào部首总笔画 19

      (1)(动)火星迸散;猛然炸开:火星~了眼|~炸|~裂。

      (2)(动)突然发生:~发。

      (3)(动)一种烹调法;把食物放在滚油里快炸后再加作料;或把牛、羊肚片放进开水里稍煮后蘸作料吃:~鸡丁|~肚。

      [更多解释]

    • 拼音 zhí部首总笔画 8

      (1)(形)成直线的。

      (2)(形)跟地面垂直的:~升|~上。

      (3)(形)从上到下的;从前到后的:~行的文字。

      (4)(动)挺直;使笔直:~起腰来。

      (5)(形)公正的;正义的:正~。

      (6)(形)直爽;直截:~性子。

      (7)(名)汉字的笔画;即“竖”。

      (8)(副)一直:~奔|~达|~捣|~到|~至。

      (9)(副)一个劲儿;不断地:~哭|~笑。(Zhí)姓。

      [更多解释]

    爆直的相关词语

    爆直的相关成语

    【爆直】的常见问题

    1. 爆直的拼音是什么?爆直怎么读?

      爆直的拼音是:bào zhí
      点击 图标播放爆直的发音

    2. 爆直是什么意思?

      爆直的意思是:唐代称节假值日为爆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