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
bù yī
注音
词性

布衣的意思

词语解释

布衣bùyī

(1) 麻布衣服(古时老百姓只能穿麻布衣服)

clothes made of cloth

(2) 平民百姓

臣本布衣。——诸葛亮《出师表》
有布衣毕昇。——·沈括《梦溪笔谈·活板》
cloth gown worn by scholars not in government

引证解释

⒈ 布制的衣服。

《大戴礼记·曾子制言中》:“布衣不完,蔬食不饱,蓬户穴牖,日孜孜上仁。”
《后汉书·礼仪志下》:“佐史以下,布衣冠幘。”
《古今小说·月明和尚度柳翠》:“﹝柳翠﹞又製下布衣一袭,每逢月朔月望,卸下铅华,穿著布素,闭门念佛。”

⒉ 借指平民。古代平民不能衣锦绣,故称。

《荀子·大略》:“古之贤人,贱为布衣,贫为匹夫。”
汉桓宽《盐铁论·散不足》:“古者庶人耋老而后衣丝,其餘则麻枲而已,故命曰布衣。”
宋沉括《梦溪笔谈·技艺》:“庆历中,有布衣毕昇,又为活板。”
清李渔《玉搔头·缔盟》:“多应是皂盖填门多显辈,因此上错认了风尘一布衣。”

网络解释

布制的衣服。

国语辞典

布衣 (词语释义)

  • 阅读古文甚至近来作品时,都可碰到“布衣”一词。“布衣”指平民百姓的最普通的廉价衣服;“布衣蔬食”常形容生活俭朴;“布衣百姓”干脆指广大劳苦大众了,布制的衣服,借指平民。古代“布”指麻葛之类的织物,“帛”指丝织品。富贵人家穿绫罗绸缎与丝绵织物,平民穿麻、葛织物。今人说的“布”,是指棉布,棉花是南宋时才从外城传入中原。后也以布衣称没有做官的读书人。
  • 布衣的字义分解

    • 拼音部首总笔画 5

      (1)(名)用棉、麻等织成的、可以做衣服或其他物件的材料:棉~|麻~|~鞋。

      (2)姓。

      (3)(动)宣告;宣布:发~|公~|~告|开诚~公。

      (4)(动)散布;分布:阴云密~|铁路公路遍~全国。

      (5)(动)布置:~局|~下天罗地网。

      [更多解释]

    布衣的造句

    • 1、老军长离休后自愿回到山乡,过着布衣蔬食的生活。
    • 2、一尉何曾及布衣,时平却忆卧柴扉,故园柳色催南客,春水桃花待北归。
    • 3、我本淮右布衣,天下于我何加焉。
    • 4、我只是个平民,没有受命,只是穿着布衣,拿着拐杖,穿着草鞋,凭借自己,游历天下,故虽死,无憾。
    • 5、若布衣暖,菜饭饱,一室雍雍,优游泉石,如沧浪亭、萧爽楼之处境,真成烟火神仙矣。
    • 6、将相乏术误社稷,布衣三鼓定乾坤。
    • 7、将相无人国内虚,布衣有志枉嗟吁。
    • 8、走在最后的两个穿布衣长衫的老人,是鼎鼎有名的委员呢,报上常有他们的照片。
    • 9、开民气之先者,不在布衣而在官,小大由之。
    • 10、可
    更多

    布衣的相关词语

    布衣的相关成语

    【布衣】的常见问题

    1. 布衣的拼音是什么?布衣怎么读?

      布衣的拼音是:bù yī
      点击 图标播放布衣的发音

    2. 布衣是什么意思?

      布衣的意思是:

      布衣bùyī

      (1) 麻布衣服(古时老百姓只能穿麻布衣服)

      clothes made of cloth

      (2) 平民百姓

      臣本布衣。——诸葛亮《出师表》
      有布衣毕昇。——·沈括《梦溪笔谈·活板》
      cloth gown worn by scholars not in govern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