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
fú xì
注音
ㄈㄨˊ ㄒ一ˋ
词性

伏戏的意思

词语解释

伏戏fú xì

(1) (2852—2738 B.C.) 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人物。古帝,即太昊。《白虎通考》:“三皇者,何谓也?伏戏、神农、燧人也”。按:伏戏,亦作“伏戏”、“皇羲”、“宓牺”、“包牺”。风姓。有胜德。始画八封;造书契;教民佃、渔、畜牧。都陈。相传在位115年,传十五世,凡千二百六十载

one of the earliest legendary rulers

引证解释

⒈ 见“伏羲”。

伏戏的字义分解

  • 拼音部首总笔画 6

    (1)(动)身体向前靠在物体上;趴:~案。

    (2)(动)低下去:起~|此起彼~。

    (3)(动)隐藏:潜~|~击|昼~夜出。

    (4)(名)初伏、中伏、末伏的统称;伏天:入~|初~|三~天。

    (5)(动)屈服;低头承认:~输|~罪。

    (6)(动)使屈服;降伏:降龙~虎。

    (7)(Fú)姓。

    (8)伏特的简称。

    [更多解释]

  • 拼音 xì,hū部首总笔画 6
    xìhū

    1. 玩耍:游戏。儿戏。嬉戏。戏豫(嬉游逸乐)。二龙戏珠。

    2. 嘲弄,开玩笑:戏言。戏弄。戏谑(用诙谐有趣的话开玩笑)。

    3. 戏剧,也指杂技:一出戏。黄梅戏。看戏。演戏。皮影戏。

    1. 〔於(wū)戏〕同“呜呼”。

    [更多解释]

伏戏的相关词语

伏戏的相关成语

【伏戏】的常见问题

  1. 伏戏的拼音是什么?伏戏怎么读?

    伏戏的拼音是:fú xì
    点击 图标播放伏戏的发音

  2. 伏戏是什么意思?

    伏戏的意思是:

    伏戏fú xì

    (1) (2852—2738 B.C.) 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人物。古帝,即太昊。《白虎通考》:“三皇者,何谓也?伏戏、神农、燧人也”。按:伏戏,亦作“伏戏”、“皇羲”、“宓牺”、“包牺”。风姓。有胜德。始画八封;造书契;教民佃、渔、畜牧。都陈。相传在位115年,传十五世,凡千二百六十载

    one of the earliest legendary ruler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