过 正
- 拼音
- guò zhèng
- 注音
- ㄍㄨㄛˋ ㄓㄥˋ
- 词性
过正的意思
词语解释
引证解释
⒈ 过分;过头。 《后汉书·张晧王龚等传赞》:“安储遭譖, 张卿有请。
引龚纠便佞,以直为眚。二子过正,埋车堙井。”
李贤注引《孟子》:“矫枉过正。”
《晋书·陆机传》:“汉矫秦枉,大启王侯,境土踰溢,不遵旧典,故贾生忧其危, 晁错痛其乱。是以诸侯岨其国家之富,凭其士庶之力,势足者反疾,土狭者逆迟,六臣犯其弱纲,七子衝其漏网, 皇祖夷於黔徒, 西京病於东帝。是盖过正之灾,而非建侯之累也。”
金王若虚《论语辨惑四》:“张九成以为窥议王室之意,至引高欢见魏政不纲,退结豪杰事,此过正之论也。”
国语辞典
过正
过正的字义分解
过
拼音 guò,guo,guō部首 辶总笔画 6guòguoguō1. 从这儿到那儿,从此时到彼时:过江。过账。过程。过渡。过从(交往)。经过。
2. 经过某种处理方法:过秤。过磅。过目。
3. 超出:过于。过度(dù)。过甚。过奖(谦辞)。过量(liàng)。过剩。过犹不及。
4. 重新回忆过去的事情:过电影。
5. 从头到尾重新审视:把这篇文章再过一过。
6. 次,回,遍:把文件看了好几过儿。
7. 错误:过错。记过。
1. 用在动词后表示曾经或已经:看过。用过。
2. 用在动词后,与“来”、“去”连用,表示趋向:拿过来。走过去。
1. 姓。
正
拼音 zhèng,zhēng部首 一总笔画 5zhèngzhēng1. 不偏斜,与“歪”相对:正午。正中(zhōng )。正襟危坐。
2. 合于法则的:正当(dāng)。正派。正楷。正规。正大光明。正言厉色。拨乱反正。
3. 合于道理的:正道。正确。正义。正气。
4. 恰好:正好。正中(zhōng )下怀。
5. 表示动作在进行中:他正在开会。
6. 两者相对,好的、强的或主要的一方,与“反”相对,与“副”相对:正面。正本。
7. 纯,不杂:正色。正宗。正统。纯正。
8. 改去偏差或错误:正骨。正误。正音。正本清源。
9. 图形的各个边的长度和各个角的大小都相等的:正方形。
10. 指失去电子的,与“负”相对:正电。
11. 大于零的,与“负”相对:正数(shù)。
12. 姓。
1. 〔正月〕农历一年的第一个月。简称“正”,如“新正”。
过正的造句
- 1、需要更严厉的措施,但却有可能矫枉过正。
- 2、我们制定政策时一定要谨慎,既不能拖沓敷衍,也不能矫枉过正。
- 3、那个传令兵只犯了一点小错,你就要他禁足一星期,矫枉过正了吧!
- 4、但市场往往会矫枉过正。
- 5、但我们不应该矫枉过正。
- 6、我们培养优秀的运动员,不能一步登天,更不能矫枉过正。
- 7、纠正错误要实事求是,掌握好分寸,尽量避免矫枉过正。
- 8、瘦身固然有益健康,一旦矫枉过正,弄到厌食就糟糕了。
- 9、矫枉必须过正,不过正不能矫枉。
- 10、正如市场可能矫枉过正一样,企业也是如此。
- 11、医生要她减肥,结果她连水都不敢喝,真是矫枉
过正的相关词语
过正的相关成语
【过正】的常见问题
-
过正的拼音是什么?过正怎么读?
过正的拼音是:guò zhèng
点击 图标播放过正的发音。 -
过正是什么意思?
过正的意思是:过分;过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