精 气
- 拼音
- jīng qì
- 注音
- ㄐ一ㄥ ㄑ一ˋ
- 词性
精气的意思
词语解释
精气
(1) 指人的精诚
(2) 阴阳元气
引证解释
⒈ 阴阳精灵之气。古谓天地间万物皆秉之以生。
引《易·繫辞上》:“精气为物,游魂为变。”
孔颖达疏:“云精气为物者,谓阴阳精灵之气,氤氲积聚而为万物也。”
《吕氏春秋·尽数》:“精气之集也,必有入也。”
唐杨炯《庭菊赋》:“含天地之精气,吸日月之淳光。”
《平山冷燕》第十四回:“我想天地生人的精气,生到美人亦可谓发泄尽矣。”
⒉ 人的精神元气。
引汉王充《论衡·订鬼》:“人之生也,阴阳气具,故骨肉坚,精气盛。”
汉王充《论衡·幸偶》:“物善恶同,遭为人用,其不幸偶,犹可伤痛,况含精气之徒乎?”
明王守仁《传习录》卷上:“皆是精气日足,则筋力日强,聪明日开。”
清李渔《闲情偶寄·颐养·止忧》:“此一激也,实足以衝散元神,耗除精气。”
⒊ 清明之气。
引《淮南子·精神训》:“烦气为虫,精气为人。”
⒋ 肾精之气。
引《素问·上古天真论》:“丈夫八岁,肾气实,髮长齿更;二八肾气盛,天癸至,精气溢写,阴阳和,故能有子。”
《韩诗外传》卷一:“贤者不然,精气闐溢而后伤,时不可过也。”
宋沉括《梦溪补笔谈·药议》:“山茱萸能补骨髓者,取其核温澁,能祕精气,精气不泄,乃所以补骨髓。”
⒌ 犹精诚。
引汉刘向《说苑·复恩》:“智伯与赵襄子战於晋阳下而死, 智伯之臣豫让者怒,以其精气能使襄子动心。”
汉王充《论衡·感虚》:“此言杞梁从军不还,其妻痛之,嚮城而哭,至诚悲痛,精气动城,故城为之崩也。”
⒍ 犹灵气。
引鲁迅《集外集拾遗·<十二个>后记》:“将精气吹入所描写的事象里,使它苏生;也就是在庸俗的生活,尘嚣的市街中,发见诗歌底要素。”
网络解释
天地间的灵气。
国语辞典
精气
精气的字义分解
精
拼音 jīng部首 米总笔画 14(1)(形)经过提炼或挑选的:~盐|~金。
(2)(名)提炼出来的精华:酒~|鱼肝油~。
(3)(形)完美;最好:~彩|~益求~。
(4)(形)细(跟‘粗’相对):~密|~确|~巧。
(5)(形)机灵心细:~明|~干|这孩子比大人还~。
(6)(动)精通:博而不~|~于针炙。
(7)(名)精神;精力:聚~会神|~疲力尽。
(8)(名)精液;精子:遗~|受~。
(9)(名)妖精。〈方〉用在某些形容词前面;表示“十分”、“非常”:~瘦|雨把衣服淋得~湿。
气
拼音 qì部首 气总笔画 4(1)(名)气体:毒~|煤~|沼~。
(2)(名)特指空气:~压。
(3)(名)指自然界冷热阴晴等现象:天~|~候|~象|秋高~爽。
(4)(名)气息:没~了|上不来~。
(5)(名)味:香~|臭~。
(6)(名)人的精神状态:勇~|朝~。
(7)(名)人的作风习气:官~|娇~。
(8)(动)生气;发怒:~人。
(9)(名)欺压:再也不受资本家的~了。
(10)(动)使人生气:你别~我。
(11)(名)中医指人体内能使各器官正常地发挥机能的原动力:元~。
(12)(名)中医指某种病象:你别~我。(名)欺压
(13)(名)欺压
精气的造句
- 1、驼背。这个也和钙的流失有关,更多的是精气的流失,导致背脊里的骨髓流失,从而导致驼背。
- 2、看着奔流不息的人群我顿时就有种奋斗的精气神了。
- 3、眠食之事,于此亦大有出入,食不得过饱,过饱则肠胃必伤;眠不得过久,过久则精气耗散,余生二百年,从未食过量之食,与夫作长久之酣眠,盖以此也。
- 4、从易筋的角度来说,有精气神这么一个概念,精气为物,游魂为变,是故知鬼神之情状。
- 5、外功养精,内功养气,精气之后,便是神而明之的境界。
- 6、就人身而言,谓之精气,人身一小天地,迈不信然。
- 7、庭不旷山,不直地,衣穰而提贽,精气以问事君子之道,愿夫子告之。
- 8、他以裹锋起笔,使笔画丰实,精气
精气的相关词语
精气的相关成语
【精气】的常见问题
-
精气的拼音是什么?精气怎么读?
精气的拼音是:jīng qì
点击 图标播放精气的发音。 -
精气是什么意思?
精气的意思是:
精气
(1) 指人的精诚
英(2) 阴阳元气
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