干 燥
- 拼音
- gān zào
- 注音
- ㄍㄢ ㄗㄠˋ
- 词性
- 形容词
干燥的意思
词语解释
干燥
(1) 缺乏水分
(2) 空洞无味
(3) 干涩,不甜润
(4) 喻困难;拮据
引证解释
⒈ 犹干旱。
引《管子·度地》:“春三月,天地乾燥,水纠列之时也。”
《汉书·沟洫志》:“春夏乾燥少水时也,故使河流迟,贮淤而稍浅。”
⒉ 失去水分;缺少水分。
引汉王充《论衡·商虫》:“穀乾燥者,虫不生。”
《法苑珠林》卷一一四:“脣舌乾燥,耳鼻焦闭,五臟内煎,津液外竭。”
《警世通言·玉堂春落难遇夫》:“丫头又忙掇过一碗汤来,説:‘饭乾燥,吃些汤罢!’”
⒊ 枯燥,没有趣味。
引夏丏尊叶圣陶《文心》十八:“算学书上的文字,虽说干燥无味,但正确细密,实为他科书籍所不及。”
茅盾《夜读偶记·中国文学史上现实主义与反现实主义的斗争》:“《大雅》和《颂》的文学语言那就是庙堂中的语言,即后世所谓‘雅言’,装模作样,官气十足,干燥无味。”
⒋ 干涩,不甜润。
引巴金《家》九:“祖父的声音又干燥,又严厉。”
徐迟《财神和观音》:“那一笑干燥得象荒漠上的鹰叫。”
⒌ 喻困难;拮据。
引《朱子语类》卷七二:“是尽乾燥处困之极,事无可为者。”
《醒世恒言·杜子春三入长安》:“看看家中金银搬完,屯盐卖完,手中乾燥,央人四处借债。”
⒍ 干净。
引明沉鲸《双珠记·纩衣寄诗》:“东宫的尿瓶倾洗得乾浄,公主的夜桶收拾得乾燥。”
网络解释
缺乏水分。
国语辞典
干燥 (化工术语)
干燥 (词语概念)
干燥的字义分解
干
拼音 gān,gàn部首 干总笔画 3gāngàn1. 触犯,冒犯,冲犯:干扰。干涉。干预(亦作“干与”)。森然干霄。
2. 追求,求取,旧指追求职位俸禄:干禄。干仕。
3. 关连,涉及:干系。互不相干。
4. 盾,古代抵御刀枪的兵器:大动干戈。
5. 古代用以记年、记月、记日、记时(亦作编排次序)的十个字(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):天干。干支。
6. 涯岸,水边:“河之干兮”。
7. 个数:若干。
8. 没有水分或水分少:干燥。干旱。干枯。干柴。豆腐干。
9. 枯竭,尽净:干尽。干杯。
10. 徒然,白白地:干着急。
11. 指没有血缘或婚姻关系,拜认的亲属:干亲。
12. 〔干将(jiàng)〕古剑名。
13. 姓。
1. 事物的主体或重要部分:树干。躯干。干线。
2. 做:干事。说干就干。
3. 有才能的,善于办事的:干才。干员。干练。
4. 方言,坏、糟:事情要干。
燥
拼音 zào部首 火总笔画 171. 干,缺少水分:干燥。燥裂。燥热。枯燥。
干燥的造句
- 1、我养的两只鸡,正在干燥的红土地上拼命地啄食。
- 2、油漆干燥场所应严禁烟火,所有的电气设备应是防爆型的。
- 3、最新高效红外干燥技术,产量高,装机容量小。
- 4、主要研究一水碱干燥条件对重质纯碱白度的影响规律。
- 5、地瓜表皮的红色是由于含有叶红素,这种物质会保持皮肤的酸碱度,抗击干燥促进细胞更新,使肌肤光滑。
- 6、地中海式农场经营的地区属于地中海气候,冬季温和,夏季漫长、干燥少雨。
- 7、塔里木兔适应干燥气候,从2月开始繁殖。
- 8、惊蛰时节,乍暖还寒,气候干燥,容易使人口干舌燥、外感咳嗽。
- 9、在浴盆中放入干燥的无花果叶片,有暖身和防治神经痛与痔瘘、肿痛的效果,
干燥的相关词语
干燥的相关成语
【干燥】的常见问题
-
干燥的拼音是什么?干燥怎么读?
干燥的拼音是:gān zào
点击 图标播放干燥的发音。 -
干燥是什么意思?
干燥的意思是:
干燥
(1) 缺乏水分
例例英(2) 空洞无味
例英(3) 干涩,不甜润
例英(4) 喻困难;拮据
例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