比 喻
- 拼音
- bǐ yù
- 注音
- ㄅ一ˇ ㄩˋ
- 词性
- 动词
比喻的意思
词语解释
比喻
(1) 一种修辞方式,即打比方,用某些有类似特点的事物来比拟想要说的某一事物
引证解释
⒈ 打比方。用某些有类似点的事物来比拟想要说明的事物。
引《汉书·师丹传》:“天下一统,而称引亡秦以为比喻,詿误圣朝,非所宜言,大不道。”
元无名氏《小尉迟》第一折:“[正末云]小将军,你和他廝杀呵,有个比喻。[ 刘无敌云]将何比喻?[正末唱]你恰便似病羊儿逢着大虫。”
巴金《春天里的秋天》二:“你的比喻不对!男人是不能够拿花来比的。”
⒉ 修辞学上的辞格之一。也叫“譬喻”。即以甲事物来比拟乙事物。它在形式上,具有本体、喻体和比喻词三个成分。因这三个成分的异同和隐现,比喻可分为明喻、隐喻(暗喻)和借喻三类。
网络解释
将两种相似的事物相比,使得所说的话或所写的文章具体生动,容易了解,富有形象化。例如吝啬的人,可用铁公鸡来比喻其一毛不拔。
国语辞典
比喻
比喻的字义分解
比
拼音 bǐ部首 比总笔画 4(1)(动)比较;较量:~武|~干劲。
(2)(动)能够相比:坚~金石。
(3)(动)比画:连说带~。
(4)(动)对着;向着:民兵用枪~着特务。
(5)(动)仿照:~着葫芦画瓢(比喻模仿着做事)。
(6)(动)比方;比喻:把帝国主义~作纸老虎。
(7)(动)比较同类数量的倍数关系;其中一数是另一数的几倍或几分之几:这里小麦和水稻的产量约为一与四之~。
(8)(动)表示比赛双方得分的对比:甲队以二~一胜乙队。
(9)(介)用来比较性状和程度的差别:他~我强。
(10)(旧读bì)〈书〉(动)紧靠;挨着:~肩|鳞次栉~。
(11)(旧读bì)〈书〉(动)依附;勾结:朋~为奸。
(12)(旧读bì)〈书〉(副)近来:~来。
喻
拼音 yù部首 口总笔画 12(1)(动)说明;告知:~之以理。
(2)(动)明白;了解:家~户晓|不言而~。
(3)(动)比方:比~。
比喻的造句
- 1、老师在讲课时常用比喻说明问题,同学们很快就明白了课文中表达的意思。
- 2、驷之过蠙用来比喻光阴飞逝。
- 3、脢也能比喻不可分离的关系。
- 4、后来人们根据这个故事引申出“鹬蚌相争,渔翁得利”这句成语用来比喻双方不和、互相争斗,结果两败俱伤,让第三者占了便宜。
- 5、相煎何急,比喻兄弟之间一方对另一方进行迫害。
- 6、竹荪是我国高档出口土特产品,人们比喻用一两黄金换一市斤竹荪。
- 7、宿根比喻原有的基础。
- 8、犀照牛渚这个成语后世就用来比喻洞察幽微。
- 9、移东补西指用这方面的钱、物弥补那方面的亏空或不足。比喻只求暂时应付,不作长久打算。
- 10、宸宇出处
比喻的相关词语
比喻的相关成语
【比喻】的常见问题
-
比喻的拼音是什么?比喻怎么读?
比喻的拼音是:bǐ yù
点击 图标播放比喻的发音。 -
比喻是什么意思?
比喻的意思是:
比喻
(1) 一种修辞方式,即打比方,用某些有类似特点的事物来比拟想要说的某一事物
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