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ái

拼音
lái sū
注音
ㄌㄞˊ ㄙㄨ
词性

来苏的意思

词语解释

1.谓因其来而于困苦中获得苏息。
2.草名。
3.药名。

引证解释

⒈ 谓因其来而于困苦中获得苏息。

语本《书·仲虺之诰》:“攸徂之民,室室相庆曰:‘徯予后,后来其苏!’”
孔传:“汤所往之民皆喜曰:‘待我君来,其可苏息。’”
晋潘岳《西征赋》:“激秦人以归德,成刘后之来苏。”
唐李白《为宋中丞请都金陵表》:“横制八极,克復两京,俗畜来苏之欢,人多徯后之望。”
贝青乔《杂谣》:“蚱蜢横扑禾秆枯,沟瘠留喘谁来苏。”

⒉ 草名。

《艺文类聚》卷三十引南朝梁张缵《离别赋》:“犹合欢之蠲忿,如来苏之释劳。”

⒊ [英lysol]药名。为含有50%煤酚的肥皂溶液,棕色,有毒。有做消毒剂。

网络解释

本指商汤征伐,因其来而使百姓能获得困苦之解脱与苏息。语出《书经.仲虺之诰》:「徯予后,后来其苏。」后泛指百姓从困苦中获得解脱。《晋书.卷六二.祖逖传》:「沉溺之士欣于来苏,庶几国耻可雪。」

国语辞典

来苏

  • 来苏释义:消毒液名称。形容百姓盼望明君来解脱其苦难。
  • 来苏的字义分解

    • 拼音 lái部首总笔画 7

      1.  由另一方面到这一方面,与“往”、“去”相对:来回。来往。过来。归来。来鸿去燕(喻来回迁徙,不能在一地常住;亦喻书信来往)。

      2.  从过去到现在:从来。向来。

      3.  现在以后,未到的时间:来年。将来。来日方长。

      4.  用在数词或数量词后面,表示约略估计:二百来头猪。

      5.  做某个动作:胡来。

      6.  用在动词前,表示要做某事:大家来动脑筋。

      7.  用在动词后,表示做过(一般均可用“来着”):昨天他哭来。

      8.  用在动词后,表示动作的趋向:上来。

      9.  表示发生:暴风雨来了。

      10.  在数词一、二、三后面,表示列举理由:这台收录机一来音质好,二来价钱便宜,我就买了。

      11.  用做诗、歌词中的衬字:八月里来桂花香。

      12.  表示语气,归去来兮!

      13.  姓。

      [更多解释]

    • 拼音部首总笔画 7
      [ sū ]

      1. 植物名(“紫苏”或“白苏”的种子,称“苏子”)。

      2. 指须头下垂物:流苏。

      3. 昏迷中醒过来:苏生。苏醒。死而复苏。

      4. 缓解,解除:以苏其困。

      5. 特指“江苏省”、“苏州市”:苏剧。苏绣(苏州的刺绣)。

      6. 前“苏联”的简称。中国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曾把当时的工农民主政权组织称为“苏维埃”;把当时的根据地称为“苏区”。

      7. 姓。

      8. 见“噜”字“噜苏”。

      [更多解释]

    来苏的相关词语

    来苏的相关成语

    【来苏】的常见问题

    1. 来苏的拼音是什么?来苏怎么读?

      来苏的拼音是:lái sū
      点击 图标播放来苏的发音

    2. 来苏是什么意思?

      来苏的意思是:1.谓因其来而于困苦中获得苏息。
      2.草名。
      3.药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