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òu

拼音
lòu kè
注音
ㄌㄡˋ ㄎㄜˋ
词性

漏刻的意思

词语解释

古计时器。即漏壶。因漏壶的箭上刻符号表时间,故称。

顷刻。

借指时间。

引证解释

⒈ 古计时器。即漏壶。因漏壶的箭上刻符号表时间,故称。

《六韬·分兵》:“明告战日,漏刻有时。”
《汉书·哀帝纪》:“漏刻以百二十为度。”
颜师古注:“旧漏昼夜共百刻,今增其二十。”
南朝梁慧皎《高僧传·义解·释道祖》:“山中无漏刻,乃於泉水中立十二叶芙蓉,因流波转,以定十二时,晷影无差焉。”
宋彭乘《墨客挥犀》卷七:“国朝置天文院於禁中,设漏刻、观天臺、铜浑仪,皆如司天监,与司天监互相检察。”

⒉ 顷刻。

《汉书·王莽传中》:“捕斩虏騶,平定东域,虏知殄灭,在于漏刻。”
《资治通鉴·汉王莽地皇二年》:“莽召问羣臣禽贼方略,皆曰:‘此天囚行尸,命在漏刻。’”
胡三省注:“言得罪於天,死在须臾。”
清王应奎《柳南随笔》卷一:“丁亥岁三月晦日,忽被急徵鋃鐺拖曳,命在漏刻。”

⒊ 借指时间。

唐刘长卿《喜朱拾遗承恩拜命赴任上都》诗:“沧州离别风烟远,青琐幽深漏刻长。”

网络解释

古代计时的器具。以铜壶盛水,底穿一孔,壶中竖立一支有刻度的箭,水渐漏则箭上的刻度就逐渐显示时间。共有一百刻,分昼夜。夏至通常昼漏六十刻,夜漏四十刻;冬至则相反,春秋二分昼夜各五十刻。

国语辞典

漏刻

  • 漏刻:中国古代计时器
  • 漏刻:汉语词汇
  • 漏刻 (汉语词汇)

  • 漏刻,汉语词汇。
  • 拼音:lòu kè
  • 释义:1、.古计时器。即漏壶。2.顷刻。3.借指时间。
  • 漏刻的字义分解

    • 拼音 lòu部首总笔画 14

      (1)(动)东西从孔或缝中滴下、透出或掉出

      (2)(动)物体有孔或缝;东西能滴下、透出或掉出:锅~了|那间房子~了。

      (3)(名)漏壶的简称;借指时刻:~尽更深。

      (4)(名)泄漏:走~风声。

      (5)(名)遗漏:挂一~万|这一行~了两个字。

      [更多解释]

    • 拼音部首总笔画 8

      (1)(动)用小刀子在竹、木、玉、石、金属等物品上雕成花纹、文字等。

      (2)(名)古代用漏壶记时;一昼夜共一百刻。今用钟表计时;以十五分钟为一刻:五点一~开车。

      (3)(名)时间:顷~|立~|即~|此~。

      (4)(形)形容程度极深:深~|~苦。

      (5)(形)刻薄:尖~|苛~。

      (6)同“克”。

      [更多解释]

    漏刻的相关词语

    漏刻的相关成语

    【漏刻】的常见问题

    1. 漏刻的拼音是什么?漏刻怎么读?

      漏刻的拼音是:lòu kè
      点击 图标播放漏刻的发音

    2. 漏刻是什么意思?

      漏刻的意思是:

      古计时器。即漏壶。因漏壶的箭上刻符号表时间,故称。

      顷刻。

      借指时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