附 会
- 拼音
- fù huì
- 注音
- ㄈㄨˋ ㄏㄨㄟˋ
- 词性
附会的意思
词语解释
附会
(1) 把不相关的事说成有关;把没有某种意义的事说成有某种意义
引证解释
⒈ 随从,追随。
引《汉书·郦食其叔孙通等传赞》:“﹝陆贾﹞从容平勃之间,附会将相以彊社稷,身名俱荣,其最优乎!”
唐张九龄《上封事书》:“或因势附会,遂忝高班。”
清黄宗羲《子一魏先生墓志铭》:“是时场屋之文,竞学浮丽……然子一孤行一意,不肯附会。”
⒉ 依附;附和。
引唐无名氏《玉泉子》:“於时朝贵朋党, 德裕破之,由是结怨,而絶於附会,门无宾客。”
《宋史·宁宗纪三》:“﹝嘉定四年九月﹞丁丑……詔:附会开边得罪之人,自今毋得叙用。”
清叶燮《原诗·内篇下》:“所谓体裁格力、声调兴会等语,不过影响於耳,含糊於心,附会於口,发而为诗。”
⒊ 犹言融会贯通。
引南朝梁刘勰《文心雕龙·附会》:“何谓附会?谓总文理,统首尾,定与夺,合涯际,弥纶一篇,使杂而不越者也。”
唐刘知几《史通·杂说下》:“庶寻文究理,颇相附会。”
⒋ 勉强地把两件没有关系或关系很远的事物硬拉在一起。
引宋苏轼《拟进士对御试策》:“附会经典,造为文书,以晓告四方之人。”
明高启《<元史历志>序》:“发明新历顺天求合之微,考证前代人为附会之失,诚可貽之永久。”
清刘献廷《广阳杂记》卷四:“﹝黄鹤楼﹞楼南之臺曰涌月,有粗黄石大书‘涌月臺’三字。高古遒媚。俗以为曹孟德所书,夫曹公未尝至此,其説附会可笑。”
杨朔《秋风萧瑟》:“关于孟姜女,这儿有不少牵强附会的事迹。”
⒌ 黏附。
引清刘献廷《广阳杂记》卷四:“姜西溟有端砚一方……近为顾华峰醉后使酒所碎,虽以胶漆附会之,非完璧也。”
网络解释
使文章之布置首尾一贯,文意严密。
国语辞典
附会
附会的字义分解
附
拼音 fù部首 阝总笔画 7(1)(动)附带:~设|~则|~寄照片一张|你给我再~上一笔;让他收到这封信就回信。
(2)(动)靠近:~近|~在他的耳朵旁边低声说话。
(3)(动)依从;依附:~议|~庸。
会
拼音 huì,kuài部首 人总笔画 6huìkuài1. 聚合,合在一起:会合。会审。会话。
2. 多数人的集合或组成的团体:会议。开会。
3. 城市,通常指行政中心:都(dū)会。省会。
4. 彼此见面:会面。会见。
5. 付钱:会账。会钞。
6. 理解,领悟,懂:会心,体会。
7. 能,善于:会游泳。会英语。
8. 机会,时机,事情变化的一个时间:机会难得。
9. 一定,应当:长风破浪会有时。
10. 恰好,正好:会天大雨。
11. 一小段时间:会会儿。
1. 总计:会计(①管理和计算财务的工作;②管理和计算财务的人)。
2. 姓。
附会的造句
- 1、我也是最近在想一些问题的时候翻了翻那时候的文艺史,不想大问题没想明白,倒是有个牵强附会的小发现。
- 2、我们写文章用词要准确,选材不能牵强附会。
- 3、怕就怕为了面子,牵强附会,诡辩却无法自圆其说。
- 4、在回答老师提问时,一定要说得科学准确,不要牵强附会地去生搬硬套。
- 5、这本小册子,对历史的考证,穿凿附会处多。
- 6、这本小说有非常牵强附会的情节。
- 7、我以为它穿凿附会正在你邦市场上滞销。
- 8、你这样解释这个词,太穿凿附会了。
- 9、这是事实,但作为乐观理由未免太牵强附会了。
- 10、为了支撑自己的论点,他只好穿凿附会,胡乱引据。
- 更多
附会的相关词语
附会的相关成语
【附会】的常见问题
-
附会的拼音是什么?附会怎么读?
附会的拼音是:fù huì
点击 图标播放附会的发音。 -
附会是什么意思?
附会的意思是:
附会
(1) 把不相关的事说成有关;把没有某种意义的事说成有某种意义
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