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én guò shí

拼音
wén guò qí shí
注音
ㄨㄣˊ ㄍㄨㄛˋ ㄑ一ˊ ㄕˊ
词性
成语

文过其实的意思

词语解释

文辞浮夸,不切实际。

引证解释

⒈ 文辞浮夸,不切实际。

《后汉书·冯衍传下》:“显宗即位,又多短衍以文过其实,遂废於家。”

国语辞典

文过其实

  • 文过其实是一个汉语词语,拼音是wén guò qí shí,意思是文辞浮夸,不切实际。
  • 文过其实的字义分解

    • 拼音 wén部首总笔画 4

      (1)(名)文字;记录语言的符号:中~。

      (2)(名)文章;作品:美~。

      (3)(名)文言:半~半白。

      (4)(名)指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表现出来的状态:~化|~明|~物。

      (5)(名)旧时指礼节仪式:虚~|繁~缛节。

      (6)(名)非军事的(跟‘武’相对):~职|~武双全。

      (7)(名)古时称在身上、脸上刺画花纹或字:~身|~了双颊。

      (8)(旧读wèn)掩饰:~过饰非。

      (9)(名)关于读书人的:~人。

      (10)(名)姓。

      (11)(量)一文不值。

      (12)(形)柔和;不猛烈:~雅|~火。

      (13)(形)自然界的某些现象:天~|水~。

      [更多解释]

    • 拼音 guò,guo,guō部首总笔画 6
      guòguoguō

      1. 从这儿到那儿,从此时到彼时:过江。过账。过程。过渡。过从(交往)。经过。

      2. 经过某种处理方法:过秤。过磅。过目。

      3. 超出:过于。过度(dù)。过甚。过奖(谦辞)。过量(liàng)。过剩。过犹不及。

      4. 重新回忆过去的事情:过电影。

      5. 从头到尾重新审视:把这篇文章再过一过。

      6. 次,回,遍:把文件看了好几过儿。

      7. 错误:过错。记过。

      1. 用在动词后表示曾经或已经:看过。用过。

      2. 用在动词后,与“来”、“去”连用,表示趋向:拿过来。走过去。

      1. 姓。

      [更多解释]

    • 拼音部首总笔画 8

      1.  第三人物代词,相当于“他(她)”、“他们(她们)”、“它(它们)”;“他(她)的”、“他们(她们)的”、“它(们)的”:各得其所。莫名其妙。三缄其口。独行其是。自食其果。

      2.  指示代词,相当于“那”、“那个”、“那些”:其他。其余。其次。文如其人。名副其实。言过其实。

      3.  那里面的:其中。只知其一,不知其二。

      4.  连词,相当于“如果”、“假使”:“其如是,熟能御之?”

      5.  助词,表示揣测、反诘、命令、劝勉:“其如土石何?”

      6.  词尾,在副词后:极其快乐。大概其。

      [更多解释]

    • 拼音 shí部首总笔画 8

      (1)(动)内部完全填满;没有空隙:~心儿的铁球。

      (2)(形)真实;实在:~话~说。

      (3)(名)实际;事实:传闻失~。

      (4)(名)果实;种子:开花结~。

      [更多解释]

    文过其实的相关词语

    文过其实的相关成语

    【文过其实】的常见问题

    1. 文过其实的拼音是什么?文过其实怎么读?

      文过其实的拼音是:wén guò qí shí
      点击 图标播放文过其实的发音

    2. 文过其实是什么意思?

      文过其实的意思是:

      文辞浮夸,不切实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