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áo sāo

拼音
láo sāo
注音
ㄌㄠˊ ㄙㄠ
词性
名词

牢骚的意思

词语解释

[ láo sāo ] :

(名)心中烦闷不满的情绪:~满腹|发~。②(动)说抱怨的话:~了半天,有什么用?[近]怨言。


引证解释

⒈ 指抑郁不满的情绪或言语。

明陆世廉《西台记》第四出:“忧焦!知己真难报。牢骚!英雄恨未消。”
《儒林外史》第八回:“那知这两位公子,因科名蹭蹬,不得早年中鼎元,入翰林,激成了一肚子牢骚不平。”
清陈田《明诗纪事辛籤·邝露》:“湛若为人好詼谐大言,汪洋自恣,以写其牢骚不平之志。”
李劼人《天魔舞》第九章:“然而他犹满肚皮牢骚,认为自己还走了冤枉路。”
浩然《艳阳天》第九九章:“谁不兴发几句牢骚呢,牢骚不等于事实呀!”

⒉ 说不满的话。

如:牢骚了半天;等他牢骚完了,也就没事啦。

⒊ 忧愁哀怨。

《花月痕》第五回:“大抵秋菊春兰,各极其胜,究竟秋菊牢骚,不及春兰华贵。”

网络解释

抑郁不平。

国语辞典

牢骚

  • 牢骚:牢骚
  • 牢骚:牢骚(私房钱片头曲)
  • 牢骚:侍立冬演唱歌曲
  • 牢骚的字义分解

    • 拼音 láo部首总笔画 7

      (1)(名)养牲畜的圈:亡羊补~。

      (2)(名)古代祭祀用的牲畜:太~(原指牛、羊、猪三牲;后也专指祭祀用的牛)。

      (3)(名)监狱。

      (4)(形)牢固;经久:~不可破。

      [更多解释]

    • 拼音 sāo部首总笔画 12
      sāosǎo

      1. 动乱,扰乱,不安定:骚乱。骚扰。骚动。

      2. 忧愁:“离骚者,犹离忧也。”

      3. 指中国屈原的《离骚》,后泛指诗文:骚体。骚人。骚客。风骚(①指《诗经》和《离骚》,代指古代诗歌或文化;②指妇女举止轻佻)。

      4. 举止轻佻,作风下流:骚货。

      5. 同“臊”(sāo ㄙㄠ)。

      1. 古通“扫”,尽其所有,扫数出动:“大王宜骚淮南之兵。”

      [更多解释]

    牢骚的造句

    • 1、每天把牢骚拿出来晒晒太阳,心情就不会缺钙。
    • 2、学会知足,懂得感恩,在细微中寻找满足的平衡点,从细节中探寻感恩的足迹,我们就能合力创造一个没有牢骚的氛围,一个没有抱怨的是世界。
    • 3、他故作闲适,来掩盖他的失意,借这一唱三叹来发发牢骚。
    • 4、大家坐在一起发了几句牢骚。
    • 5、他们在吃桌子上的粗茶淡饭时,我们在为山珍海味发牢骚。
    • 6、不平则鸣,这是人之常情。小罗受了委屈,发几句牢骚,完全可以理解。
    • 7、他为手下的工作不如意而牢骚满腹。
    • 8、老板不问事情难易,只管求全责备,难怪员工满腹牢骚。
    • 9、他也不外如是,但还没等他发完牢骚,手机铃声就打断了他的思路。 更多

    牢骚的相关词语

    牢骚的相关成语

    【牢骚】的常见问题

    1. 牢骚的拼音是什么?牢骚怎么读?

      牢骚的拼音是:láo sāo
      点击 图标播放牢骚的发音

    2. 牢骚是什么意思?

      牢骚的意思是:[ láo sāo ] :

      (名)心中烦闷不满的情绪:~满腹|发~。②(动)说抱怨的话:~了半天,有什么用?[近]怨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