jié wén

拼音
jié wén
注音
ㄐ一ㄝˊ ㄨㄣˊ
词性

节文的意思

词语解释

谓制定礼仪﹐使行之有度。
礼节;仪式。
减省文字。

引证解释

⒈ 谓制定礼仪,使行之有度。

《礼记·檀弓下》:“辟踊,哀之至也。有筭,为之节文也。”
孔颖达疏:“男踊女辟是哀痛之至极也,若不裁限,恐伤其性,故辟踊有筭为準节文章。”
《史记·刘敬叔孙通列传》:“礼者,因时世人情为之节文者也。”
宋苏轼《礼以养人为本论》:“夫礼之初,始诸人情,视其所安者而为之节文。”

⒉ 礼节;仪式。

汉蔡邕《玄文先生李子材铭》:“凡其亲昭朋徒,臭味相与,大会而葬之。鼎俎之礼,节文曲备。”
《隋书·经籍志二》:“汉兴, 叔孙通定朝仪, 武帝时始祀汾阴后土, 成帝时初定南北郊,节文渐具。”
宋曾巩《相国寺维摩院听琴序》:“五礼之威仪,至於三千;六乐之节文,可谓微且多矣。”
严复《论世变之亟》:“中国尚节文,而西人乐简易。”

⒊ 减省文字。

《后汉书·应劭传》:“﹝臣﹞輒撰具《律本章句》、《尚书旧事》、《廷尉板令》、《决事比例》……及《春秋断狱》凡二百五十篇,蠲去復重,为之节文。”

网络解释

礼节、仪式。

国语辞典

节文

  • 节文,1.谓制定礼仪,使行之有度。2.礼节;仪式。3.减省文字。
  • 节文的字义分解

    • 拼音 jié,jiē部首总笔画 5
      jiéjiē

      1. 竹子或草木茎分枝长叶的部分:竹节。节外生枝。

      2. 物体的分段或两段之间连接的部分:关节。两节车厢。

      3. 段落,事项:节节(一段一段地,逐步)。节目。

      4. 中国历法把一年分为二十四段,每段开始的名称:节气。节令。

      5. 纪念日或庆祝宴乐的日子:节日。

      6. 礼度:礼节。

      7. 音调高低缓急的限度:节奏。节拍。节律。

      8. 操守:节操。晚节。变节。高风亮节(高尚的品德和节操)。

      9. 省减,限制:节省。节制。开源节流。

      10. 略去,简略:节选。节录。

      11. 古代出使外国所待的凭证:符节。使节。

      12. 姓。

      1. 〔节骨眼儿〕喻关键的,能起决定性作用的环节或时机(“骨”读轻声)。

      [更多解释]

    • 拼音 wén部首总笔画 4

      (1)(名)文字;记录语言的符号:中~。

      (2)(名)文章;作品:美~。

      (3)(名)文言:半~半白。

      (4)(名)指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表现出来的状态:~化|~明|~物。

      (5)(名)旧时指礼节仪式:虚~|繁~缛节。

      (6)(名)非军事的(跟‘武’相对):~职|~武双全。

      (7)(名)古时称在身上、脸上刺画花纹或字:~身|~了双颊。

      (8)(旧读wèn)掩饰:~过饰非。

      (9)(名)关于读书人的:~人。

      (10)(名)姓。

      (11)(量)一文不值。

      (12)(形)柔和;不猛烈:~雅|~火。

      (13)(形)自然界的某些现象:天~|水~。

      [更多解释]

    节文的相关词语

    节文的相关成语

    【节文】的常见问题

    1. 节文的拼音是什么?节文怎么读?

      节文的拼音是:jié wén
      点击 图标播放节文的发音

    2. 节文是什么意思?

      节文的意思是:谓制定礼仪﹐使行之有度。
      礼节;仪式。
      减省文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