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òu

拼音
wù hòu
注音
ㄨˋ ㄏㄡˋ
词性

物候的意思

词语解释

物候wùhòu

(1) 生物的生命活动和非生物的变化对节候的反应,如植物开花、结果;动物蛰眠、迁徙以及始霜、解冻等

phenology;natural phenomena that recur periodically

引证解释

⒈ 动植物随季节气候变化而变化的周期现象。泛指时令。

《初学记》卷三引南朝梁简文帝《晚春赋》:“嗟时序之迴斡,叹物候之推移。”
唐元稹《玉泉道中作》诗:“楚俗物候晚,孟冬纔有霜。”
清史麟《台城路·秋晚泛舟》词:“澹月襟怀,新晴物候,底事吟情潦草。”
陈去病《晚抵丰镇》诗:“平畴弥望息边尘,蔬果駢闐物候新。”

网络解释

万物应节候而异,称为「物候」。如草木荣枯,昆虫发蛰,候鸟往来。

国语辞典

物候

  • 物候(wù hòu)是指生物长期适应温度条件的周期性变化,形成与此相适应的生长发育节律,这种现象称为物候现象,主要指动植物的生长、发育、活动规律与非生物的变化对节候的反应。
  • 指植物在一年的生长中,随着气候的季节性变化而发生萌芽、抽枝、展叶、开花、结果及落叶、休眠等规律性变化的现象,称之为物候或物候现象;与之相适应的树木器官的动态时期称为生物气候学时期,简称为物候期。
  • 物候的字义分解

    • 拼音部首总笔画 8

      (1)(名)东西:~品|宝~。

      (2)(名)指自己以外的人或跟自己相对的环境:~议。

      (3)(名)内容、实质:言之有~。

      [更多解释]

    • 拼音 hòu部首总笔画 10

      (1)(动)等待:~车室|你稍~一会儿;他马上就来。

      (2)(动)问候;问好:致~|敬~起居。

      (3)(名)时节:时~|气~|~鸟。

      (4)(名)我国古代把五天叫做一候;现在气象学上仍沿用:~温。

      (5)(名)(~儿)情况:征~|火~。

      [更多解释]

    物候的造句

    • 1、举例的多少,要看需要,可以举一个,也可以举两个甚至好几个。本文在多数情况下只举一个例子,在说明经度差异对物候的影响时举了两个例子,这是因为近海地区的气温,一般人笼统的以为比内地暖和,事实上近海地区春天比内陆反而寒冷,这是读者比较陌生的现象,只举一个例子,读者还会以为有偶然性,举两个,读者就确信无疑了。
    • 2、天涯殊节序,物候亦逢时。
    • 3、“秋”字像禾穗成熟下垂,而抽枝条,禾成熟就是物候。
    • 4、竺可桢走进北海公园,单是为了观赏景物吗?他是来观察物候,作科学研究的。
    • 5、纬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一个主要因素。
    • 6、七十二候“候应”的依次变化,反映了一年中物候和气候变化的一般情况。
    • 7、独有宦
    更多

    物候的相关词语

    物候的相关成语

    【物候】的常见问题

    1. 物候的拼音是什么?物候怎么读?

      物候的拼音是:wù hòu
      点击 图标播放物候的发音

    2. 物候是什么意思?

      物候的意思是:

      物候wùhòu

      (1) 生物的生命活动和非生物的变化对节候的反应,如植物开花、结果;动物蛰眠、迁徙以及始霜、解冻等

      phenology;natural phenomena that recur periodically