gān zhī

拼音
gān zhī là
注音
ㄍㄢ ㄓ ㄌㄚˋ
词性

干支剌的意思

词语解释

亦作'干茨腊'。
支剌,语助词。干枯。
支剌,语助词。平白无故。

引证解释

⒈ 亦作“乾茨腊”。 支剌,语助词。干枯。

元关汉卿《救风尘》第三折:“那好人家将粉扑儿浅淡匀,那里像喒乾茨腊手抢着粉。”

⒉ 支剌,语助词。平白无故。

元李文蔚《燕青博鱼》第四折:“为甚么乾支剌吐着舌头?”
元杨显之《潇湘雨》第三折:“可可可,乾支剌送的人活地狱。”

网络解释

干枯。元.乔吉〈水仙子.纸糊锹轻〉曲:「纸糊锹轻吉列枉折尖,肉膘胶干支剌有甚粘。」也作「干茨腊」。

国语辞典

干支剌

  • 干支剌(乾支剌)
  • 亦作“ 乾茨腊 ”。 1.支剌,语助词。干枯。 元 关汉卿 《救风尘》第三折:“那好人家将粉扑儿浅淡匀,那里像喒乾茨腊手抢着粉。”
  • 2. 支剌,语助词。平白无故。 元 李文蔚 《燕青博鱼》第四折:“为甚么乾支剌吐着舌头?” 元 杨显之 《潇湘雨》第三折:“可可可,乾支剌送的人活地狱。”
  • 干支剌的字义分解

    • 拼音 gān,gàn部首总笔画 3
      gāngàn

      1. 触犯,冒犯,冲犯:干扰。干涉。干预(亦作“干与”)。森然干霄。

      2. 追求,求取,旧指追求职位俸禄:干禄。干仕。

      3. 关连,涉及:干系。互不相干。

      4. 盾,古代抵御刀枪的兵器:大动干戈。

      5. 古代用以记年、记月、记日、记时(亦作编排次序)的十个字(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):天干。干支。

      6. 涯岸,水边:“河之干兮”。

      7. 个数:若干。

      8. 没有水分或水分少:干燥。干旱。干枯。干柴。豆腐干。

      9. 枯竭,尽净:干尽。干杯。

      10. 徒然,白白地:干着急。

      11. 指没有血缘或婚姻关系,拜认的亲属:干亲。

      12. 〔干将(jiàng)〕古剑名。

      13. 姓。

      1. 事物的主体或重要部分:树干。躯干。干线。

      2. 做:干事。说干就干。

      3. 有才能的,善于办事的:干才。干员。干练。

      4. 方言,坏、糟:事情要干。

      [更多解释]

    • 拼音 zhī部首总笔画 4
      [ zhī ]

      1. 撑持,伸出,竖起:支撑。支援。体力不支。

      2. 受得住:乐不可支。

      3. 领款或付款:支付。

      4. 调度,指使:支使。支应。支着儿。

      5. 附属于总体的一个部分:总支。支流。支离。

      6. 〔地支〕历法中用的十二个字: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。

      7. 量词:一支笔。

      [更多解释]

    • 拼音 là,lá部首总笔画 9
      làlá

      1. 违背常情、事理:乖剌。剌谬。剌戾。

      1. 同“拉”。

      [更多解释]

    干支剌的相关词语

    干支剌的相关成语

    【干支剌】的常见问题

    1. 干支剌的拼音是什么?干支剌怎么读?

      干支剌的拼音是:gān zhī là
      点击 图标播放干支剌的发音

    2. 干支剌是什么意思?

      干支剌的意思是:亦作'干茨腊'。
      支剌,语助词。干枯。
      支剌,语助词。平白无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