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àn

拼音
mǎ bàn
注音
ㄇㄚˇ ㄅㄢˋ
词性

马绊的意思

词语解释

1.亦作"马靽"。系马的绳子。 2.指蛟。 3.传说中的马蟥精。

引证解释

⒈ 亦作“马靽”。系马的绳子。

《北史·宋弁传》:“军人有盗马靽者,斩而徇,於是三军震惧,莫敢犯法。”
宋洪迈《夷坚支志乙·马将军田俊》:“方解衣将寝,忽一鬼朱髮青躯,高七八尺,自外入,解其马绊。”

⒉ 指蛟。

宋陆佃《埤雅》卷一:“蛟,龙属也,其状似蛇而四足,细颈,颈有白婴,大者数围,卵生,眉交,故谓之蛟;亦蛟能交首尾束物焉,故谓之蛟也,俗呼马绊。”

⒊ 传说中的马蟥精。

元郑元祐《遂昌山樵杂录》:“问马绊何物,摇手不敢对。三更后至前驛,驛吏出迎,错愕曰:‘是何大胆敢越马绊来乎?’ 士啟问马绊,驛吏乃言:‘此马黄精也,遇之者輒为其啗。’”

国语辞典

马绊

  • mǎ bàn ㄇㄚˇ ㄅㄢˋ
  • 马绊
  • 马绊的字义分解

    • 拼音部首总笔画 3

      (1)(名)哺乳动物;颈部有鬃;四肢强健;善跑;是重要的力畜之一;皮可制革。

      (2)(形)大:~蜂|~勺。

      (3)(Mǎ)姓。

      [更多解释]

    • 拼音 bàn部首总笔画 8

      (动)挡住或缠住;使跌倒或使行走不方便:~手|~脚|~了一交。

      [更多解释]

    马绊的相关词语

    马绊的相关成语

    【马绊】的常见问题

    1. 马绊的拼音是什么?马绊怎么读?

      马绊的拼音是:mǎ bàn
      点击 图标播放马绊的发音

    2. 马绊是什么意思?

      马绊的意思是:1.亦作"马靽"。系马的绳子。 2.指蛟。 3.传说中的马蟥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