花 样
- 拼音
- huā yàng
- 注音
- ㄏㄨㄚ 一ㄤˋ
- 词性
- 名词
花样的意思
词语解释
花样
1. 供仿制的式样,泛指事物的式样或种类。
2. 各种时尚、风气。
3. 骗人的手段。
引证解释
⒈ 花纹的式样。亦泛指事物的式样或种类。
引唐李肇《唐国史补》卷下:“初越人不工机杼, 薛兼训为江东节制,乃募军中未有室者,厚给货币,密令北地娶织妇以归,岁得数百人,由是越俗大化,竞添花样,綾纱妙称江左矣。”
元杜仁杰《蝶恋花》曲:“世俗,看取,花样巧翻机杼。”
清钱泳《履园丛话·艺能·硾纸》:“书笺花样多端,大约起于唐宋,所谓衍波牋、浣花牋,今皆不传。”
秦牧《艺海拾贝·“果王”的美号》:“物质的食品的这种五花八门的花样……深感到精神粮食同样需要十分丰富的吧!”
⒉ 绣花用的底样。
引宋谭宣子《谒金门》词:“昨夜新番花样瘦,旋描双蜨凑。”
《白雪遗音·剪靛花·夏日天长》:“十指尖尖把花样描,针线仔细挑。哎哟颜色配的娇。”
清李渔《闲情偶寄·词曲上·音律》:“曲谱者,填词之粉本,犹妇人刺绣之花样也。”
⒊ 花招;手法。
引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二九回:“这个人的花样也真多,倘使常在上海,不知还要闹多少新闻呢。”
《海上花列传》第五二回:“一百块洋钱卖给人家做丫头。我爷娘刚死仔三个月,阿伯就出我个花样。”
巴金《抹布集·杨嫂》:“你快不要惊动别人,人家又会怪我花样多。”
⒋ 清末捐官在原班次外另捐的优先补缺名目,如“本班尽先”、“新班遇缺”、“新班遇缺先”等,称为“花样”。
引《官场现形记》第四二回:“彼时回来,弄个教官,捐足花样,倘能补得一缺,也好做下半世的吃着。”
《文明小史》第三三回:“对县官略露口风,要借钱捐花样,县官听得他説捐花样,知道他愿望不小,暗暗吃了一惊。”
网络解释
式样、名色。
如:「花样年华」。
国语辞典
花样 (福建海峡文艺出版社主办期刊)
花样 (汉语词语)
花样的字义分解
花
拼音 huā部首 艹总笔画 7(1)(名)(~儿)种子植物的生殖器官;也泛指可供观赏的植物:鲜~|红~|玫瑰~|杜鹃~|种~。
(2)(名)(~儿)样子或形状像花朵的东西:雪~儿|浪~儿|菜~儿|火~儿。
(3)(名)供观赏的烟火:烟~|礼~。
(4)(名)(~儿)痘:天~|种~儿|出~儿。
(5)(名)作战时受的伤:挂~儿。
(6)(名)复杂;不真实的:~招|~言巧语。
(7)(名)颜色错杂:~衣服|~白头发。
(8)(名)模糊不清:眼~。
(9)(名)指棉花:轧~。
(10)用花或花纹装饰的:~车|~坛|~砖|~池|~厅。
(11)比喻女子:姊妹~。
(12)旧社会指妓女或跟妓女有关的:寻~问柳|~街柳巷|~边新闻。
(13)姓。
(14)(动)用;耗费:~费时间|~钱|~心思。
样
拼音 yàng部首 木总笔画 10(1)(名)形状;模样;样子:~式|模~|图~。
(2)(名)样子:两年未见;他还是老~子。
(3)(名)样子:~品|~本|货~。
(4)(量)表示事物的种类:四~儿点心。
花样的造句
- 1、或许每一个繁华的背后,都会隐藏着无数的哀伤,一如花样的年华般,回忆起来,却是无数的怀念和寂寞。微笑的背后,有多少苦涩的泪水在纷飞,回忆的章节里,又是谁把谁的温柔定格到永恒,化成心底那一道永不泯灭的痕迹。
- 2、不要再跟我耍花样,我没有耐心。
- 3、21岁的花样年华,殒命于广州流花湖公园。
- 4、超市里的食品,堪称是品种齐全,花样翻新。
- 5、西方娱乐场所的表演,无奇不有,花样百出。
- 6、当她们花容失色青春不再,他怀着爱与惆怅、泼洒着清新的笔墨,描画他们曾有的花样年华。
- 7、老总遇事能明察秋毫,想在他面前耍花样,门都没有!
- 8、最近,女佣人克洛西德开始给他花式夹馅面包,天天换花样
花样的相关词语
花样的相关成语
【花样】的常见问题
-
花样的拼音是什么?花样怎么读?
花样的拼音是:huā yàng
点击 图标播放花样的发音。 -
花样是什么意思?
花样的意思是:
花样
1. 供仿制的式样,泛指事物的式样或种类。
英2. 各种时尚、风气。
3. 骗人的手段。
例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