额 黄
- 拼音
- é huáng
- 注音
- ㄜˊ ㄏㄨㄤˊ
- 词性
额黄的意思
词语解释
引证解释
⒈ 六朝妇女施于额上的黄色涂饰。 唐时仍有。其制起于汉时。参见“额妆”。
引唐李商隐《无题》诗之一:“寿阳公主嫁时妆,八字宫眉捧额黄。”
宋范成大《虞美人》词:“恰如娇小万琼妃,涂罢额黄嫌怕、污燕支。”
清吴伟业《题冒辟疆名姬董白小像》诗之五:“青丝濯濯额黄悬,巧样新装恰自然。”
网络解释
古代妇女的面部妆饰。南北朝时,佛教盛行,一些妇女由涂金的佛像上得到灵感,而形成了额部饰黄的风气。初始是以画笔沾黄色染料涂抹于额上,而后亦有以黄色花瓣饰物黏贴于额上,称为「花黄」。
国语辞典
额黄
额黄的字义分解
额黄的相关词语
额黄的相关成语
【额黄】的常见问题
-
额黄的拼音是什么?额黄怎么读?
额黄的拼音是:é huáng
点击 图标播放额黄的发音。 -
额黄是什么意思?
额黄的意思是:六朝妇女施于额上的黄色涂饰。唐时仍有。其制起于汉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