朝 班
- 拼音
- cháo bān
- 注音
- ㄔㄠˊ ㄅㄢ
- 词性
朝班的意思
词语解释
引证解释
⒈ 古代群臣朝见帝王时按官品分班排列的位次。朝堂列班时,除侍奉官外,一般官品越高的班列离帝王越近。历代朝仪不一,分班情况各异。如唐设文武一品至五品班, 清设文武一品至九品班。后泛称朝廷百官之列。参阅《文献通考·王礼二、三》、《清文献通考·王礼一》、《清续文献通考·王礼二》。
引《宋书·徐湛之传》:“显居官次,垢秽朝班,厚颜何地,可以自处。”
宋曾敏行《独醒杂志》卷七:“其时官吏多逃散,朝班无几。”
清李清《三垣笔记附识》上:“考选故有部属,有同知,兹选俱省臺,时谓一榜尽及第,而庸陋厕朝班矣。”
汤用彤《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》第二分第十三章:“当时宰辅,如王弘、彭城王义康、范泰、何尚之,均称信佛,皆一时名士也。而谢灵运、颜延之亦列朝班。”
网络解释
古代官员朝见帝王时,按官品分班排列的位次。唐.杜甫〈秋兴〉诗八首之五:「一卧沧江惊岁晚,几回青琐照朝班。」也作「朝列」、「朝位」。
国语辞典
朝班
朝班的字义分解
朝
拼音 zhāo,cháo部首 龺总笔画 12zhāocháo1. 早晨:朝阳。朝晖。朝暮。朝霞。朝气。朝思暮想。朝令夕改。朝秦暮楚(喻反复无常)。
2. 日,天:今朝。明朝。
1. 向着,对着:朝向。朝前。朝阳。坐北朝南。
2. 封建时代臣见君;亦指宗教徒的参拜:朝见。朝拜。朝圣。朝香。朝仪。
3. 封建时代帝王接见官吏,发号施令的地方,与“野”相对:朝廷。上朝。退朝。朝野。朝政。朝臣。朝议。朝房。
4. 称一姓帝王世代相继的统治时代;亦称某一个皇帝统治的时期:朝代。唐朝。
5. 〔朝鲜族〕a.中国少数民族之一,主要分布于吉林、黑龙江和辽宁等省;b.朝鲜和韩国的民族。
6. 姓。
班
拼音 bān部首 王总笔画 101. 一群人按次序排成的行列:排班。按部就班。
2. 工作或学习的组织:班组。班级。班长。班主任。领班。
3. 军队编制中的基层单位,在“排”以下。
4. 工作按时间分成的段落,亦指工作场所:早班。下班。值班。班房。
5. 定时开行(
)的:班车。班机。班期。6. 量词(a.用于人群,如“这班人真能干”;b.用于定时开行的交通运输工具,如“他搭下一班飞机走”)。
7. 调回或调动(军队):班师。班兵。
8. 古同“斑”,杂色。
9. 姓。
朝班的相关词语
朝班的相关成语
【朝班】的常见问题
-
朝班的拼音是什么?朝班怎么读?
朝班的拼音是:cháo bān
点击 图标播放朝班的发音。 -
朝班是什么意思?
朝班的意思是:古代官员朝见帝王时,按官品分班排列的位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