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ān jiǔ zhǐ

拼音
sān kē jiǔ zhǐ
注音
ㄙㄢ ㄎㄜ ㄐ一ㄡˇ ㄓˇ
词性

三科九旨的意思

词语解释

代《公羊》学家谓《春秋》书法有三科九旨。即于三段中寓九种旨意。有何休宋衷二说。

引证解释

⒈ 汉代《公羊》学家谓《春秋》书法有三科九旨。即于三段中寓九种旨意。有何休、宋衷二说。按:三世指夏、殷、周,三统指夏为人统, 殷为地统, 周为天统;时、日、月,指记述的详略;王、天王、天子,指称谓的远近亲疏:讥、贬、绝,指书法的轻重。

《公羊传·隐公元年》“隐公第一” 唐徐彦疏:“问曰:‘《春秋説》云:《春秋》设三科九旨,其义如何?’答曰:‘ 何氏 ( 何休 )之意以为三科九旨,正是一物。若揔言之,谓之三科,科者,段也;若析而言之,谓之九旨,旨者,意也,言三个科段之内,有此九种之意。故何氏作《文謚例》云:三科九旨者,新周 、故宋,以《春秋》当新王,此一科三旨也。又云:所见异辞,所闻异辞,所传闻异辞,二科六旨也。又内其国而外诸夏,内诸夏而外夷狄,是三科九旨也。’问曰:‘案宋氏 ( 宋衷 )之注《春秋説》,三科者:一曰张三世,二曰存三统,三曰异外内,是三科也;九旨者,一曰时,二曰月,三曰日,四曰王,五曰天王,六曰天子,七曰讥,八曰贬,九曰絶。’”

国语辞典

三科九旨

  • 三科九旨,sān kē jiǔ zhǐ,即三段中寓九种旨意。出自《公羊传.隐公元年》。
  • 三科九旨的字义分解

    • 拼音 sān部首总笔画 3

      (1)(量)数目;二加一后所得。

      (2)(量)表示多数或多次:~番五次。

      [更多解释]

    • 拼音部首总笔画 9

      (1)(名)学术或业务的类别:~目|文~|理~|牙~|眼~。

      (2)(名)行政机关或某些机构的行政部门按工作性质分设的单位:秘书~|财务~。

      (3)(名)生物学上指同一目的生物按照彼此相似的特征再分为若干群;每一群叫一科。如松柏目有松科、杉科、柏科等。

      (4)(动)〈书〉判定(刑罚):~以罚金。

      (5)(名)古装戏曲剧本中;指示角色表演动作时的用语;如笑科、饮酒科等。

      [更多解释]

    • 拼音 jiǔ部首 丿总笔画 2

      [ jiǔ ]

      1.数目,八加一(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“玖”代):九归。

      2.泛指多次或多数:九死一生。九霄云外。

      [更多解释]

    • 拼音 zhǐ部首总笔画 6

      (1)(形)味美

      (2)(名)意义;用意;目的:主~|宗~。

      (3)(名)意旨(特指皇帝的命令):圣~。

      [更多解释]

    三科九旨的相关词语

    三科九旨的相关成语

    【三科九旨】的常见问题

    1. 三科九旨的拼音是什么?三科九旨怎么读?

      三科九旨的拼音是:sān kē jiǔ zhǐ
      点击 图标播放三科九旨的发音

    2. 三科九旨是什么意思?

      三科九旨的意思是:

      代《公羊》学家谓《春秋》书法有三科九旨。即于三段中寓九种旨意。有何休宋衷二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