gān huò luàn

拼音
gān huò luàn
注音
ㄍㄢ ㄏㄨㄛˋ ㄌㄨㄢˋ
词性

干霍乱的意思

词语解释

中医学病症名。俗称'绞肠痧'。指霍乱之欲吐不吐,欲泻不泻,心腹绞痛者。
白忙乱。

引证解释

⒈ 中医学病症名。俗称“绞肠痧”。指霍乱之欲吐不吐,欲泻不泻,心腹绞痛者。

⒉ 白忙乱。

《金瓶梅词话》第八三回:“春城断讯,路阻蓝桥,咫尺衾裯,有如千里,两人乾霍乱了一夜。”

网络解释

中医指患者腹中绞痛,吐不出泻不出的疾病。多由饮食不洁引起肠胃闭塞所造成。亦 称为「绞肠痧」。

国语辞典

干霍乱

  • 病名。突然腹中绞痛,吐泻不得。俗称搅肠痧、斑痧、乌痧胀。多因冷气搏于肠胃,或邪恶污秽之气郁于胸腹,闭塞经隧,气滞血凝,中气拂乱所致。《诸病源候论·干霍乱候》:“干霍乱者,是冷气搏于肠胃,致饮食不消,但腹满烦乱、绞痛、短气,其肠胃先挟实,故不吐利。”《杂病源流犀烛·霍乱源流》:“干霍乱,即俗云搅肠痧,亦由胃气虚,猝中天地邪恶污秽之气,郁于胸腹间,上不得吐,下不得泻,以致肠胃绞痛异常,胸腹骤胀,遍体紫黑。”《医宗己任篇·霍乱》:“有干霍乱者,俗名斑痧 ,又名搅肠痧。吐泻不见,面色青冷,腹中绞痛,乃阴阳错乱最恶之候而最易治。急刺委中出血,明矾末调饮探吐,或用菜油探吐,兼用碗刮背上,用苎麻根蘸清菜油,刮夺命穴、督脉后顶、天庭等处,后服砂仁细末数口,连嗳数十声即愈。”除内服药物探吐、急刺委中出血外,并可刺十指出血。
  • 干霍乱的字义分解

    • 拼音 gān,gàn部首总笔画 3
      gāngàn

      1. 触犯,冒犯,冲犯:干扰。干涉。干预(亦作“干与”)。森然干霄。

      2. 追求,求取,旧指追求职位俸禄:干禄。干仕。

      3. 关连,涉及:干系。互不相干。

      4. 盾,古代抵御刀枪的兵器:大动干戈。

      5. 古代用以记年、记月、记日、记时(亦作编排次序)的十个字(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):天干。干支。

      6. 涯岸,水边:“河之干兮”。

      7. 个数:若干。

      8. 没有水分或水分少:干燥。干旱。干枯。干柴。豆腐干。

      9. 枯竭,尽净:干尽。干杯。

      10. 徒然,白白地:干着急。

      11. 指没有血缘或婚姻关系,拜认的亲属:干亲。

      12. 〔干将(jiàng)〕古剑名。

      13. 姓。

      1. 事物的主体或重要部分:树干。躯干。干线。

      2. 做:干事。说干就干。

      3. 有才能的,善于办事的:干才。干员。干练。

      4. 方言,坏、糟:事情要干。

      [更多解释]

    • 拼音 huò部首总笔画 16

      (1)霍然。

      (2)(Huò)姓。

      [更多解释]

    • 拼音 luàn部首总笔画 7

      1.没有秩序和条理:~七八糟。

      2.武装骚扰:兵~。叛~。

      3.使混乱;使紊乱:捣~。以假~真。

      4.任意;随便:不许~扔纸屑。

      [更多解释]

    干霍乱的相关词语

    干霍乱的相关成语

    【干霍乱】的常见问题

    1. 干霍乱的拼音是什么?干霍乱怎么读?

      干霍乱的拼音是:gān huò luàn
      点击 图标播放干霍乱的发音

    2. 干霍乱是什么意思?

      干霍乱的意思是:中医学病症名。俗称'绞肠痧'。指霍乱之欲吐不吐,欲泻不泻,心腹绞痛者。
      白忙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