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ùn tóng

拼音
hùn tóng
注音
ㄏㄨㄣˋ ㄊㄨㄥˊ
词性
动词

混同的意思

词语解释

混同hùntóng

(1) 将本质上不同的人或事物同等看待

mix up;confuse with

(2) 统一

天地混同
unite

引证解释

⒈ 合一,统一。

《汉书·地理志下》:“此混同天下,一之虖中和,然后王教成也。”
唐郭子仪《广运舞》诗:“河海静謐,车书混同。”
宋司马光《论衙前札子》:“今乃将一县诸乡,混同为一,选物力最高者差充衙前。”
清赵翼《夹马营》诗:“封桩库拟换幽蓟,志岂一日忘混同。”

⒉ 混淆;等同。

《后汉书·皇后纪论》:“贤愚优劣,混同一贯。”
唐封演《封氏闻见记·历山》:“今东齐地名歷城,与舜耕歷山其名相涉,故俗人混同。”
《剪灯新话·爱卿传》:“娘子平日聪明才慧,流辈不及。今虽死矣,岂可混同凡人,便絶音嚮。”
毛泽东《反对自由主义》:“忘记了自己是一个共产党员,把一个共产党员混同于一个普通的老百姓。”

⒊ 江名。 黑龙江汇合松花江后到乌苏里江口一段的别名。因松花江含沙较多,江水北黑南黄,经久始混,故名。

清纳兰性德《盛京》诗:“山连长白秀,江入混同清。”
清杨宾《纳木窝稽》诗:“跋涉过混同,所歷已奇峭。”
郑观应《盛世危言·垦荒》:“混同江东二千里之地,徒以无人开垦,广远荒凉,置同甌脱。”

网络解释

统合、统一。

国语辞典

混同 (债务关系)

  • 混同,是指债权和债务同归一人,原则上致使债的关系消灭的事实。 广义的混同,是指不能并立的两个法律上的资格,归属于同一人,因混同权利或义务消灭。包括三种情形:(1) 所有权与他物权归属于同一人;(2) 债权与债务归属于同一人;(3) 主债务与保证债务归属于同一人。在第一种情形,他物权因混同而消灭,因为所有权以外的其他物权是以所有权的一定权能为内容,为所有权上的负担而限制所有权,且均为在所有人的物上设定的权利,如其与所有权混同,所有权上的负担即没有继续存在的必要。在第二种情形,当债权与债务同归于一人时,势必自己向自己请求给付,且自己应向自己履行债务,显然没有意义,其债之关系应即归于消灭。在第三种情形,主债务与保证债务同归于一人时,保证债务被主债务吸收而消灭,这是由强势义务吸收弱势义务。
  • 混同 (汉语词组)

  • 混同是一个汉语词语,
  • 拼音:hùn tóng
  • 意思是把本质上有区别的事物同样看待。
  • 例句:敌人和对手不能混同看待。
  • 混同的字义分解

    • 拼音 hùn,hún部首总笔画 11
      hùnhún

      1. 搀杂在一起:混杂。混和。混同。混淆。混为一谈。

      2. 乱,胡乱:混乱。混世魔王。

      3. 蒙,充:蒙混。混充。混进。鱼目混珠。

      4. 苟且度过:胡混。混事。

      1. 同“浑”。

      [更多解释]

    • 拼音 tóng,tòng部首总笔画 6
      tóngtòng

      1. 一样,没有差异:相同。同一(a.一致,统一;b.共同的一个或一种)。同侪(同辈)。同庚(同岁)。同年。同胞。同人(a.在同一单位工作的人;b.同行业的人)。同仁(同人)。同仇敌忾。同工异曲。同室操戈。情同手足。

      2. 共,在一起(从事):共同。同学。同步。殊途同归。同舟共济。

      3. 和,跟:同流合污。

      4. 姓。

      1. 〔胡同〕见“胡”。

      [更多解释]

    混同的造句

    • 1、他把芝麻与大米混同在一起。
    • 2、可保利益是保险法最基本的概念之一,但是,我国保险法理论界长期将它混同于保险利益。
    • 3、持久的下雨混同着灾难带给无家可归的人。
    • 4、浅黄色有混同于白色的倾向,所以通常需要深色来凸显它。
    更多

    混同的相关词语

    混同的相关成语

    【混同】的常见问题

    1. 混同的拼音是什么?混同怎么读?

      混同的拼音是:hùn tóng
      点击 图标播放混同的发音

    2. 混同是什么意思?

      混同的意思是:

      混同hùntóng

      (1) 将本质上不同的人或事物同等看待

      mix up;confuse with

      (2) 统一

      天地混同
      unit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