抹 布
- 拼音
- mā bù
- 注音
- ㄇㄚ ㄅㄨˋ
- 词性
抹布的意思
词语解释
抹布
(1) 专用于擦地板或桌子的织物
英
引证解释
⒈ 擦器物用的布。
引《水浒传》第二五回:“预先烧下一锅汤,煮着一条抹布。他若毒药发时……却将煮的抹布一揩,都没了血跡。”
明陆容《菽园杂记》卷一:“民间俗讳,各处有之,而吴中为甚。如舟行讳住、讳翻,以箸为快儿,幡布为抹布。”
曹禺《雷雨》第一幕:“这时他正拿着一块抹布擦着东西。”
⒉ 明宫廷内官服佩的一种。
引明刘若愚《酌中志·内臣佩服纪略》:“抹布,非布也。是素紵丝或綾染柘黄,长五尺,阔三寸,双层方角,如大带子之式而无繐。凡乾清宫管事牌子…… 英华殿陈设近侍,须蒙赐过者,乃敢佩於贴里之右,而蟠结绦上双垂之,露半条於外,垂与衣齐。”
网络解释
揩拭桌椅所用的布。
国语辞典
抹布
抹布的字义分解
抹
拼音 mǒ,mò,mā部首 扌总笔画 8mǒmòmā1. 涂:涂抹。抹粉(喻美化或掩饰)。抹黑(喻丑化)。抹子(瓦工用来抹灰泥的器具。亦称“抹刀”)。
2. 揩,擦:抹拭。哭天抹泪。
3. 除去,勾掉,不计在内:抹煞。
4. 轻微的痕迹:“林梢一抹青如画”。一抹余晖。
1. 把和好了的泥或灰涂上后弄平:抹墙。抹石灰。
2. 紧靠着绕过去:抹头。抹身。
3. 用手指轻按,奏弦乐指法的一种。
1. 擦:抹桌子。
2. 按着向下移动、除去:抹不下脸来(碍于脸面或情面)。
布
拼音 bù部首 巾总笔画 5(1)(名)用棉、麻等织成的、可以做衣服或其他物件的材料:棉~|麻~|~鞋。
(2)姓。
(3)(动)宣告;宣布:发~|公~|~告|开诚~公。
(4)(动)散布;分布:阴云密~|铁路公路遍~全国。
(5)(动)布置:~局|~下天罗地网。
抹布的造句
- 1、在饭桌上她想起之雍的寄人篱下,坐在主人家的大圆桌面上。青菜吃到嘴里像抹布,脆的又像纸,咽不下去。
- 2、弟弟一手拎着水桶,另一手拿着抹布,一会儿擦交通岗台,一会儿又擦栏杆,干得热火朝天。
- 3、今天我值日,首先用扫帚把地扫干净,然后用抹布把桌子擦干净,最后用拖把把地擦干净,就回托管班写作业。
- 4、厨房桌子上总是有一条湿的抹布。
- 5、小丽在抽屉里拿出抹布,端着盆子打了一盆水,把玻璃擦的干干净净。
- 6、把漱口杯和烟灰缸放在浴室的水斗里用热水和清洁剂洗干净,用玻璃抹布擦干。
- 7、这是块桌抹子的抹布。
抹布的相关词语
抹布的相关成语
【抹布】的常见问题
-
抹布的拼音是什么?抹布怎么读?
抹布的拼音是:mā bù
点击 图标播放抹布的发音。 -
抹布是什么意思?
抹布的意思是:
抹布
(1) 专用于擦地板或桌子的织物
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