臣 子
- 拼音
- chén zǐ
- 注音
- 词性
臣子的意思
词语解释
臣子
(1) 君主时代的官吏
英
引证解释
⒈ 君主制时代的官吏。亦为官吏对君主的自称。
引《礼记·经解》:“丧祭之礼废,则臣子之恩薄,而倍死忘生者众矣。”
《史记·淮南衡山列传》:“以章臣安之罪,使天下明知臣子之道,毋敢復有邪僻倍畔之意。”
宋岳珂《桯史·乾道受书礼》:“此事臣子素所愤切。”
《儒林外史》第八回:“成败论人,固是庸人之见;但本朝大事,你我做臣子的,説话须要谨慎。”
王西彦《病人》:“那小说描写一个大臣向伊凡王奏说国库空虚,支付臣子们的薪俸没有了。”
网络解释
旧时入仕者对国君的自称。
国语辞典
臣子
臣子的字义分解
臣
拼音 chén部首 臣总笔画 6(1)(名)君主时代的官吏;有时也包括百姓:君~。
(2)(名)官吏对皇帝上书或说话时的自称。
子
拼音 zǐ部首 子总笔画 31. 古代指儿女,现专指儿子:子女。子孙。子嗣。子弟(后辈人,年轻人)。
2. 植物的果实、种子:菜子。瓜子儿。子实。
3. 动物的卵:鱼子。蚕子。
4. 幼小的,小的:子鸡。子畜。子城。
5.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:子弹(
)。棋子儿。6. 与“母”相对:子金(利息)。子母扣。子音(辅音)。
7. 对人的称呼:男子。妻子。士子(读书人)。舟子(船夫)。才子。
8. 古代对人的尊称;称老师或称有道德、有学问的人:孔子。先秦诸子。
9. 地支的第一位,属鼠:子丑寅卯(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)。
10. 用于计时:子时(夜十一点至一点)。子夜(深夜)。
11.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:子爵。
12. 附加在名词、动词、形容词后,具有名词性(读轻声):旗子。乱子。胖子。
13. 个别量词后缀(读轻声):敲了两下子门。
14. 姓。
臣子的造句
- 1、臣子因为处于弱势,自身的行为更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,所以,因以负责任和不存私心为做事的准则。
- 2、我们不是懦弱的臣子,我们是勇敢的。
- 3、风后是上古时代中国神话传说中黄帝臣子。
- 4、精忠报国,乃臣子之责。
臣子的相关词语
臣子的相关成语
【臣子】的常见问题
-
臣子的拼音是什么?臣子怎么读?
臣子的拼音是:chén zǐ
点击 图标播放臣子的发音。 -
臣子是什么意思?
臣子的意思是:
臣子
(1) 君主时代的官吏
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