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 法
- 拼音
- dà fǎ
- 注音
- ㄉㄚˋ ㄈㄚˇ
- 词性
- 名词
大法的意思
词语解释
指国家的重要法令或根本法。
指朝廷的纲纪。
佛教语。谓大乘佛法。
复姓。宋代有大法乐霖。
引证解释
⒈ 基本法则。
引《荀子·儒效》:“其言行已有大法矣。”
唐韩愈《答刘秀才论史书》:“愚以为凡史氏褒贬大法,《春秋》已备之矣!”
鲁迅《坟·科学史教篇》:“就实歷而探新理,且更窥宇宙之大法,学者难之。”
⒉ 指国家的重要法令或根本法。
引《后汉书·阜陵质王延传》:“先帝不忍亲亲之恩,枉屈大法,为王受愆。”
孙犁《秀露集·文学和生活的路》:“既然是政治,国家的大法和功令,它必然作用于人民的现实生活,非常广泛、深远。”
⒊ 指朝廷的纲纪。
引唐元稹《批宰臣上尊号第二表》:“卿宜为我提振大法,修明政经,慑窜戎夷,阜康黎庶。”
⒋ 佛教语。谓大乘佛法。
引《妙法莲华经·序品》:“今佛世尊,欲説大法,雨大法雨,吹大法螺,击大法鼓。”
⒌ 复姓。 宋代有大法乐霖。
网络解释
基本法则。
如:「中华民国宪法是我国的基本大法。」
国语辞典
大法
大法的字义分解
大
拼音 dà,dài部首 大总笔画 3dàdàitài1. 指面积、体积、容量、数量、强度、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,与“小”相对:大厅。大政。大气候。夜郎自大。大腹便便。
2. 指大小的对比,比如: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。
3. 规模广,程度深,性质重要:大局。大众。
4. 用于“不”后,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:不大高兴。
5. 年长,排行第一:老大。
6. 敬辞:大作。大名。大手笔。
7. 时间更远:大前年。
8. 〔大夫〕古代官职,位于“卿”之下,“士”之上。
9. 超过事物一半,不很详细,不很准确:大概。大凡。
1. 〔大夫〕医生(“夫”读轻声)。
2. 〔大王〕戏曲、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(“王”读轻声)。
1. 古通“太”。
2. 古通“泰”。
法
拼音 fǎ部首 氵总笔画 8(1)(名)由国家制定或认可;并强制遵守的法律、指令、条例等行为规则的总称:宪~。
(2)(名)方法、方式:写~。
(3)(名)标准样子;可以模仿的:取~。
(4)(名)佛教的教义;也泛指佛教和道教的:~术。
(5)姓。
(6)(动)效法:~后王。
大法的造句
- 1、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、是母法、是法律的法律,拥有至高效力。
- 2、我求大法,岂可中道而止?
- 3、那如来微开善口,敷衍大法,宣扬正果,讲的是三乘妙典,五蕴楞严。
- 4、这些人生修炼大法,有些看起来似乎有些矛盾,但仔细品味,我们又可能体悟出另外一些道理来。
- 5、看来,这招断指大法是锦衣卫的拷问绝技,所谓十指连心,比那拶子更加惨烈,很少有人能扛得过去。
- 6、黑衣贼手中没有了剑,用追魂大法时不时给他几脚。
- 7、提出益气养阴活血为治疗出血性中风之根本大法。
- 8、宪法是保障公民权利的根本大法。
大法的相关词语
大法的相关成语
【大法】的常见问题
-
大法的拼音是什么?大法怎么读?
大法的拼音是:dà fǎ
点击 图标播放大法的发音。 -
大法是什么意思?
大法的意思是:基本法则。
指国家的重要法令或根本法。
指朝廷的纲纪。
佛教语。谓大乘佛法。
复姓。宋代有大法乐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