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 部 伎
- 拼音
- sān bù jì
- 注音
- 词性
三部伎的意思
词语解释
引证解释
⒈ 唐玄宗分宫廷乐伎为三部:堂下立奏为立部伎,堂上坐奏为坐部伎,又选坐部伎教于梨园为法曲部,故后世有“三部伎”之称。参阅《新唐书·礼乐志十二》。
引清吴伟业《洛阳行》:“殿内遂停三部伎,宫中为设八关斋。”
国语辞典
三部伎
三部伎的字义分解
三
拼音 sān部首 一总笔画 3(1)(量)数目;二加一后所得。
(2)(量)表示多数或多次:~番五次。
部
拼音 bù部首 阝总笔画 10(1)(名)部分:内~。
(2)(名)某些机关的名称或机关企业中按业务而分的单位:外交~|门市~。
(3)(名)军队(连以上)等的领导机构或其所在地:司令~。
(4)(名)指部队。
(5)(动)〈书〉统辖;统率:所~。
(6)(量)用于书籍、影片等:两~字典。
(7)〈方〉(量)用于机器或车辆:两~汽车。
(8)姓。
伎
拼音 jì,qí部首 亻总笔画 6jìqí1. 技巧,才能:伎痒(人擅长某种技艺,一遇机会,急欲表现,好像皮肤发痒不能自忍,亦作“技痒”)。伎俩(liāng )。
2. 古代称以歌舞为业的女子。
1. 〔伎伎〕奔走的样子,如“鹿斯之奔,惟足伎伎”。
三部伎的相关词语
三部伎的相关成语
【三部伎】的常见问题
-
三部伎的拼音是什么?三部伎怎么读?
三部伎的拼音是:sān bù jì
点击 图标播放三部伎的发音。 -
三部伎是什么意思?
三部伎的意思是:唐玄宗分宫廷乐伎为三部:堂下立奏为立部伎,堂上坐奏为坐部伎,又选坐部伎教于梨园为法曲部,故后世有"三部伎"之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