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 倡 一 和
- 拼音
- yī chàng yī hé
- 注音
- 词性
一倡一和的意思
词语解释
《诗•郑风•萚兮》:“叔兮伯兮,倡予和女。”谓一个先唱,一个和声,形容两人感情相通。后多比喻两人相互配合,彼此呼应。倡,亦作“唱 ”。
谓鸣声相呼应。
引证解释
⒈ 谓一个先唱,一个和声,形容两人感情相通。后多比喻两人相互配合,彼此呼应。倡,亦作“唱”。
引《诗·郑风·萚兮》:“叔兮伯兮,倡予和女。”
元耶律楚材《糠孽教民十无益论序》:“予不辨则成市虎矣。不独成市虎,抑恐崔浩、李德裕之徒,一唱一和撼摇佛教,为患不浅。”
《警世通言·王娇鸾百年长恨》:“自此一倡一和,渐渐情熟,往来不絶。”
蒋子龙《一个女工程师的自述》:“他们俩在任何场合都是这么一唱一和,一搭一档,配合默契。”
⒉ 谓鸣声相呼应。
引周立波《暴风骤雨》第一部六:“天上银河闪亮着。远远近近,蟋蟀和蝈蝈一唱一和地鸣叫。”
国语辞典
一倡一和
成语解释
一倡一和的字义分解
一
拼音 yī部首 一总笔画 1(1)(数)数目;最小的正整数。
(2)(形)同一:~视同仁|咱们是~家人|咱们~路走|这不是~码事。
(3)(形)另一:番茄~名西红柿。
(4)(形)全;满:~冬|~生|~路平安|~屋子人|~身的汗。
(5)(形)专一:~心~意。
(6)(副)表示动作是一次或表示动作是短暂的;或表示动作是试试的。
a)用在重叠的动词(多为单音)中间:歇~歇|笑~笑。
b)用在动词之后;动量词之前:歇~歇|笑~笑。
c)用在动词之后;动量词之前。
(7)(副)用在动词或动量词前面;表示先做某个动作(下文说明结果):~跳跳了过去|~脚把它踢开。
(8)(副)一旦;一经:~失足成千古恨。
(9)(助)〈书〉用在某些词前加强语气:~何速也|为害之甚;~至于此!
(10)(名)初次,第一次。
倡
拼音 chàng,chāng部首 亻总笔画 10chàngchāng1. 发动,首先提出:倡言,倡始。倡议。倡导。提倡。首倡(首先提倡)。
2. 古同“唱”,唱和(hè)。
1. 古代称唱戏的人:倡优。
2. 古同“娼”,妓女。
一
拼音 yī部首 一总笔画 1(1)(数)数目;最小的正整数。
(2)(形)同一:~视同仁|咱们是~家人|咱们~路走|这不是~码事。
(3)(形)另一:番茄~名西红柿。
(4)(形)全;满:~冬|~生|~路平安|~屋子人|~身的汗。
(5)(形)专一:~心~意。
(6)(副)表示动作是一次或表示动作是短暂的;或表示动作是试试的。
a)用在重叠的动词(多为单音)中间:歇~歇|笑~笑。
b)用在动词之后;动量词之前:歇~歇|笑~笑。
c)用在动词之后;动量词之前。
(7)(副)用在动词或动量词前面;表示先做某个动作(下文说明结果):~跳跳了过去|~脚把它踢开。
(8)(副)一旦;一经:~失足成千古恨。
(9)(助)〈书〉用在某些词前加强语气:~何速也|为害之甚;~至于此!
(10)(名)初次,第一次。
和
拼音 hé,hè,huó,huò,hú部首 禾总笔画 8héhèhuóhuòhú1. 相安,谐调:和美。和睦。和谐。和声。和合(a.和谐;b.古代神话中象征夫妻相爱的两个神)。和衷共济。
2. 平静:温和。祥和。和平。和气。和悦。和煦。惠风和畅。
3. 平息争端:讲和。和约。和议。和亲。
4. 数学上指加法运算中的得数:二加二的和是四。
5. 连带:和盘托出(完全说出来)。和衣而卧。
6. 连词,跟,同:我和老师打球。
7. 介词,向,对:我和老师请教。
8. 指日本国:和服(日本式服装)。和文。大和民族。
9. 体育比赛不分胜负的结果:和棋。和局。
10. 姓。
1. 和谐地跟着唱:曲高和寡。
2. 依照别人的诗词的题材或体裁作诗词:和诗。
1. 在粉状物中搅拌或揉弄使粘在一起:和面。和泥。
1. 粉状或粒状物搀和在一起,或加水搅拌:和药。奶里和点儿糖。和弄。和稀泥。
2. 量词,指洗衣服换水的次数或一剂药煎的次数:衣裳洗了三和水。
1. 打麻将或斗纸牌时某一家的牌合乎规定的要求,取得胜利。
一倡一和的相关词语
一倡一和的相关成语
【一倡一和】的常见问题
-
一倡一和的拼音是什么?一倡一和怎么读?
一倡一和的拼音是:yī chàng yī hé
点击 图标播放一倡一和的发音。 -
一倡一和是什么意思?
一倡一和的意思是:
《诗•郑风•萚兮》:“叔兮伯兮,倡予和女。”谓一个先唱,一个和声,形容两人感情相通。后多比喻两人相互配合,彼此呼应。倡,亦作“唱 ”。
谓鸣声相呼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