包 涵
- 拼音
- bāo han
- 注音
- ㄅㄠ ㄏㄢˊ
- 词性
- 动词
包涵的意思
词语解释
包涵
包涵 (词语解释)
引证解释
⒈ 包容含有;包括。
引《北史·隐逸传·徐则》:“夫道得众妙,法体自然,包涵二仪,混成万物。”
元邓玉宝《一枝花》套曲:“蜂衙蚁阵,虎窟龙潭,阑纷纷的尽入包涵。”
清戴名世《左忠毅公传》:“陛下如天之度,宜无所不包涵。”
李大钊《土地与农民》:“此统计表不包函四川、广东、广西、云南、贵州五省。”
⒉ 宽容,原谅。
引《老残游记》第四回:“不中吃,请铁老爷格外包涵些。”
《再生缘》第十四回:“萍水相逢缘分重,今朝得罪要包涵。”
老舍《茶馆》第一幕:“好在照顾主儿都是我父亲的老朋友,我有不周到的地方,都肯包涵,闭闭眼就过去了。”
网络解释
宽容、原谅。《老残游记.第一七回》:「敝上说小县分没有好菜,送了一桌粗饭,请大老爷包涵点。」也作「包含」。
国语辞典
包涵
包涵 (词语解释)
包涵的字义分解
包
拼音 bāo部首 勹总笔画 5(1)(动)用纸、布等裹起来
(2)(名)(~儿)包好了的东西:药~|邮~。
(3)(名)装东西的口袋:书~。
(4)(量)用于成包的东西:两~大米|一~衣服。
(5)(名)物体或身体上鼓起来的疙瘩:树上有个~|腿上起了个~。
(6)(名)毡制的圆顶帐篷:蒙古~。
(7)(动)围绕;包围:骑兵分两路~过去。
(8)(动)容纳在里头;总括在一起:~含|无所不~。
(9)(动)把任务承担下来;负责完成:~医|~教|~片儿(负责完成一定地段或范围的工作)。
(10)(动)担保:~你满意。
(11)(动)约定专用:~车|~了一只船。
(12)姓。
涵
拼音 hán部首 氵总笔画 11(1)(动)包容;包含。
(2)(名)涵洞;公路或铁路与沟渠相交的地方使水从路下流过的通道;一般孔径较小。
包涵的造句
- 1、只要他不是出于坏心,你就可以多包涵一下。有时这样的朋友还挺直性质的,没有那么多心眼,遇到事时他能够拔刀相助,不象有些人,只会当面说好听的。
- 2、首先请您多包涵,但是请不要发火。孩子间的一些争斗和矛盾,恰恰是他们学会和别人相处的最好时机。
- 3、一路过来,辛苦了。粗茶淡饭,招待不周,望多包涵。
- 4、承载包涵,迎迓黎民庶士;耕读传家,播衍四海五洲。
- 5、我一向心直口快,若有得罪之处,请多加包涵。
- 6、在老师面前我是童言无忌,说错了请多多包涵。
- 7、昨天言语多有冒犯,今天特来负荆请罪,请您多包涵。
- 8、在下不才,甘当玄音教此回合提论点之人,还望各位多多包涵。
- 9
包涵的相关词语
包涵的相关成语
【包涵】的常见问题
-
包涵的拼音是什么?包涵怎么读?
包涵的拼音是:bāo han
点击 图标播放包涵的发音。 -
包涵是什么意思?
包涵的意思是:
包涵
- 包涵:词语解释
- 包涵:无锡市崇安区政协常委
- 包涵:复旦大学化学系团委书记
- 包涵:字仁飞
- 包涵:中国赛艇运动员
包涵 (词语解释)
- 包涵,为客套话,请人原谅;宽容,原谅。语出《北史·隐逸传·徐则》:“夫道得众妙,法体自然,包涵二仪,混成万物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