口 吻
- 拼音
- kǒu wěn
- 注音
- ㄎㄡˇ ㄨㄣˇ
- 词性
- 名词
口吻的意思
词语解释
口吻
(1) 嘴唇;嘴
英
(2) 某些动物头部向前突出的部分
英
(3) 说话时流露出来的感情色彩
例
英
(4) 口音;腔调
例
英
引证解释
⒈ 亦作“口脗”。
⒉ 嘴唇;嘴。
引晋成公绥《啸赋》:“随口吻而发扬,假芳气而远逝。”
唐刘禹锡《上中书李相公启》:“言出口吻,泽濡寰区。”
清黄六鸿《福惠全书·刑名·验各种死伤法》:“口脗两角暨胸前有涎滴。”
⒊ 腔调;口音。参见“口音”。
引清李渔《闲情偶寄·词曲下·宾白》:“凡作传奇,不宜频用方言,令人不解。近日填词家见花面登塲,悉作姑苏口吻,遂以此为成律。”
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五回:“听你説话,分明是京都口吻。”
⒋ 口气。参见“口气”。
引邹韬奋《谁的遗憾?》:“这似乎不像是互表歉意的口脗吧。”
茅盾《昙》五:“父亲的口吻开始严厉了,虽然最后一句的调子又转为柔和。”
网络解释
口。
国语辞典
口吻
口吻的字义分解
口
拼音 kǒu部首 口总笔画 3(1)(名)人或动物进饮食的器官;有的也是发声器官的一部分。俗称嘴。
(2)(名)(~儿)容器通外面的地方:瓶子~儿|碗~儿。
(3)(名)(~儿)出入通过的地方:出~|入~|门~儿|胡同~儿。
(4)(名)长城的关口;多用做地名;也泛指这些关口:~外|喜峰~|西~羊皮。
(5)(名)(~儿)破裂的地方;大的豁口:伤~|衣服撕了个~儿。
(6)(名)刀、剑、剪刀的刃:刀卷~了。
(7)(名)驴马等的年龄:六岁~|这匹马~还年轻。
(8)(量)表示人或动物的量:一家五~人|三~猪|一~钢刀。
吻
拼音 wěn部首 口总笔画 7(1)(名)嘴唇
(2)(动)用嘴唇接触:~一~。
(3)(名)动物的嘴:喙~。
口吻的造句
- 1、一个人不亢不卑、娓娓动听地介绍他的得意杰作时,以幽默的口吻谈到它的滑稽方面,总是特别引人入胜的。
- 2、老先生吟诵古诗时,常常吟得口吻生花,情趣无穷。
- 3、他没抬眼皮,用平稳的显然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口吻说:"请上级考虑,派我到这个工厂去吧!"。
- 4、他觉得眼前这个细马,口吻完全是一个大人,但样子又是一个小孩。
- 5、对你的侄子说的话,那么就可以摆出一副长辈的口吻,直接说,继续加油,我为你骄傲。
- 6、领导用婉转的口吻批评我没把前几天新指示的要点写进去。
- 7、无论写的是什么样的题目,皆字出之以嬉笑怒骂,引车卖浆之流的语气,和村妇骂街口吻,都成为散文的正则。
- 8、清雅的声音发生了质
口吻的相关词语
口吻的相关成语
【口吻】的常见问题
-
口吻的拼音是什么?口吻怎么读?
口吻的拼音是:kǒu wěn
点击 图标播放口吻的发音。 -
口吻是什么意思?
口吻的意思是:
口吻
(1) 嘴唇;嘴
英(2) 某些动物头部向前突出的部分
英(3) 说话时流露出来的感情色彩
例英(4) 口音;腔调
例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