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1、我国的至圣是孔子。
  • 2、孔子曾向郯子、苌弘、师襄、老聃学习。
  • 3、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君子慎独。
  • 4、新北市25日在三重市体育馆举行孔子释奠礼,以传统祭孔大典仪式举行。
  • 5、三节两寿在古代的意思就是指的要在端午节、中秋节、年节以及孔子诞辰、老师生日这三个节日要送老师礼物。
  • 6、孔子提倡读书要好学不倦。
  • 7、皇甫谧是与孔子、扁鹊齐名的针灸大师,在医学界被誉为针灸鼻祖。
  • 8、孔子读《易》韦编三绝、匡衡凿壁借光的美谈千古传颂。
  • 9、孔子与颜回情同父子,当颜回英年早逝时,至圣先师发出的感叹是何等的悲壮与哀戚。
  • 10、孔子早就提倡要“每事问”,只有多进行调查研究,多掌握第一手材料,我们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。
  • 11、我们要效法孔子那种韦编三绝的好学精神,不应虚应故事,不求甚解。
  • 12、四书五经是由孔子的弟子以及再传弟子合作编撰而成。
  • 13、齐国不战而胜,免遭侵伐,晏婴等得到了孔子的赞扬。
  • 14、夫学贵得之于心,求之于心而非也,虽其言之出于孔子,不敢以为是也,而况其未及。
  • 15、圣人无常师,孔子师郯子、苌弘、师襄、老聃。
  • 16、春秋因鲁史,孔子道难行。
  • 17、子曰:“君子不器。”孔子说:“君子不能象一个器皿一样,只有一种用途。”
  • 18、我国的至圣先师是孔子。
  • 19、孔子的嫡传弟子们此时大多辞世或隐没市野。
  • 20、孔子一向被视为不苟言笑的圣人。
  • 21、孟子评价孔子是不为已甚者。
  • 22、孔子终日在外帮闲打工,也学到了许多东西。
  • 23、素王通常指孔子。
  • 24、圣教,旧称尧﹑舜﹑文﹑武﹑周公﹑孔子的教导。
  • 25、它正像子贡非要除去的、而孔子又期期以为不可的“告朔之饩羊”。
  • 26、孔子的警世名言也世人皆知。
  • 27、项橐年七岁,穷难,孔子而为之作师。
  • 28、子贡用楷木雕刻了孔子和师母的形象。
  • 29、孔子的伟大之处,就在于他有教无类,嘉惠莘莘学子。
  • 30、人的一生,最值得赞美的时代,便是老年时代。孔子说他自己至七十才能“从心所欲,不逾矩”。
  • 31、走到著名的奎文阁,里面典藏着孔子的各种著作,各种宝贵的文档资料。
  • 32、孔子曾称其为“瑚琏之器”。
  • 33、亭里供奉有观音娘娘、关帝、妈祖、太岁爷及孔子的神位。
  • 34、自明以来,《孔子世族谱》就有60年一大修的定约。
  • 35、弟子们侍坐一旁,听孔子弹琴。
  • 36、略知孔子三分礼,不犯萧何六尺条。
  • 37、他看孔子又是鞠躬、又是作揖、三拜九叩心中无名之火又起。
  • 38、从古至今,孔子是远近闻名的老师。
  • 39、孔子的论语真是言之有理,给后人留下很大的精神财富!
  • 40、人非圣贤,孰能无过?——孔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