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1、昔唐尧茅茨土阶,夏禹恶衣菲食,如此之事,臣知不可复行于今。
  • 2、微臣罪该万死,汝南已被吴军夺占。
  • 3、陛下,倭寇虽为癣疥之疾,然沿海之民可不堪言,臣以为定当用心治理,想一万全之策。
  • 4、秦桧害死了忠臣,罪不容诛,为后代所唾弃。
  • 5、众大臣面面相觑,谁也不敢乱说一句话。
  • 6、赏金一般是给予缉拿罪犯的有功之臣的。
  • 7、只要“妨功害能之臣尽为万户侯,亲戚贪佞之臣悉为廊庙宰”;张承志说,叛逆就是悲壮的正道。
  • 8、臣修身洁行数十年,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。
  • 9、故经谓君为元首,臣为股肱,明其一体,相待而成也。
  • 10、臣请开元帅府,铸六军印,征戍征发,臣悉专行。
  • 11、成语君子绝交不出恶语出自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乐毅列传》:“臣闻古之君子交绝不出恶声。”
  • 12、人民给这位劳苦功高的功臣以最高的荣誉。
  • 13、这位技术精湛的技术员是我们三顾茅庐才请来的功臣。
  • 14、君视臣如草芥,臣视君如寇仇。
  • 15、方今之时,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。
  • 16、伏惟皇帝陛下鉴往古用师之难,采列圣迁善之美,恩加区宇,信及豚鱼,则臣等不胜恳愿。
  • 17、才其量其忠,非但为一代宗臣而已。
  • 18、祖灵不凭孙,臣骂即天讨。
  • 19、秦桧是个遗臭万年的奸臣。
  • 20、而臣若蒙哀怜,得遂其请,则上不损朝廷之体,下不失优幸之恩。
  • 21、公司取得了辉煌的业绩,经理是最大的功臣。
  • 22、些许微功,意致陛下如此厚赏,臣愧不敢当。
  • 23、从臣皆半醉,天子正无愁。
  • 24、无私贤哲之臣,无私事能之士。
  • 25、先帝不以臣卑鄙,猥自枉屈,三顾臣于草庐之中,咨臣以当世之事,由是感激,遂许先帝以驱驰。
  • 26、臣闻河洛之神,名曰宓妃,然则君王所见,无乃是乎?其状若何,臣愿闻之。
  • 27、臣伏见比者銮舆出幸,法驾首途,左右侍臣皆以朝服乘马。
  • 28、臣窃惟此,寝不安席,思献丹诚,贡策朱阙,谨撰合所闻,叙论成败。
  • 29、乱之所生也,则言语以为阶,君不密,则失臣;臣不密,则失身;几事不密,则害成;是以君子慎密而不出也。
  • 30、而面谀之臣,犹言安宁,讳恶不悛,卒之灭亡。
  • 31、此言一出,朝中大臣议论纷纷,禀奏声此起彼伏:臣附议。
  • 32、臣本庸才,叨窃非据,亲秉旄钺,以励三军,不能训章明法,临事而惧,至有街亭违命之阙,箕谷不戒之失,咎皆在臣。
  • 33、则亦有熊羆之士,不二心之臣,保乂王家。
  • 34、他认为自己是有功之臣,不是败军之将。
  • 35、他的臣仆来见你不是为详察窥探,倾覆这地么。
  • 36、臣案《汉书宣秉传》云,诏征秉为御史中丞,与司隶校尉、尚书令俱会殿廷,并专席而坐,京师号之为三独坐。
  • 37、臣以为,远交近攻的策略,用在此处最合适不过。
  • 38、遂弃官归国,上疏自讼曰:先臣勤王匡复之勋,朝廷遗之,臣不复计。
  • 39、居于上位的人能洞察下情,为臣的人能忠诚尽力,使用人不求完备,检讨自己若感到不如别人。
  • 40、足下举兵攻之,臣为内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