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hì shān méng hǎi

誓山盟海

  • 结构 联合式成语
  • 感情 中性成语
  • 年代 古代成语
  • 热度生僻成语

拼音 shì shān méng hǎi 怎么读

注音 ㄕˋ ㄕㄢ ㄇㄥˊ ㄏㄞˇ

繁体

感情 中性成语

誓山盟海的意思

折叠展开
  • 解释:

    同“山盟海誓”。

  • 出处:

    明·胡文焕《群音类选·》:“顿忘了誓山盟海,顿忘了音书不寄来。”

  • 语法:

    誓山盟海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用于男女之间。

  • 英语:

    plight one's truth

  • 近义词:

    山盟海誓、誓海盟山

誓山盟海的出处

折叠展开

顿忘了誓山盟海,顿忘了音书不寄来。

-----明·胡文焕·《群音类选·四块玉·女相思》

誓山盟海的典故

折叠展开

汉高祖刘邦在平定天下后,对有功的军臣加官赐爵、分封土地,《史记》里列表叙述分封情形,并记载在赐封时,汉高祖誓言:“使河如带,泰山若厉。国以永宁,爰及苗裔。”意思是只要国家安定,众功臣之勋爵必定永传子孙。“使河如带,泰山若厉”即是假使黄河干涸,窄如衣带;泰山崩坏,小如砺石(磨刀石)。你们的官爵才会变动。这是汉高祖向众功臣许下的诺言,保证他们现在受封的爵位土地会世代相传,绝不撤销。所以唐代的司马贞写刘邦:“起沛入秦,凭谋仗计。纪勋书爵,河盟山誓。”就是描述这段以黄河、泰山为喻的誓言。后来“海誓山盟”就从这里演变而出,将“河”换为“海”,同样是指誓约如山海般坚固持久,永恒不变。后世多用在男女感情约定上。

誓山盟海成语接龙

折叠展开

成语接龙(顺接)

誓山盟海字义分解

折叠展开

读音(shì), 言部,共14画

(1)(动)表示决心依照说的话实行;发誓:~师。

(2)(名)表示决心的话:宣~|起~。

读音(shān), 山部,共3画

(1)(名)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:高~。

(2)(名)形状像山的东西:冰~。

(3)(名)蚕蔟:蚕上~了。

(4)(名)指山墙:房~。

(5)(名)姓。

读音(méng), 皿部,共13画

(1)(名)旧时指宣誓缔约;现在指团体和团体、阶级和阶级或国和国的联合。

(2)(名)指结拜的(弟兄)。

(3)(名)内蒙古自治区的行政区域;包括若干旗、县、市。

读音(hǎi), 氵部,共10画

1.大洋靠近陆地的部分,有的大湖也叫海,如青海、里海。

2.比喻连成一大片的很多同类事物:人~。火~。

3.大的(器皿或容量等):~碗。~量。

4.古代指从外国来的:~棠。~枣。

5.极多(后面一般跟“了、啦”等):街上的人可~啦!

6.漫无目标地:~骂。她丢了支笔,~找。

7.毫无节制地:~吃~喝。

8.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