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hǒu qiū

狐死首丘

  • 结构 紧缩式成语
  • 感情 中性成语
  • 年代 古代成语
  • 热度生僻成语

拼音 hú sǐ shǒu qiū 怎么读

注音 ㄏㄨˊ ㄙˇ ㄕㄡˇ ㄑ一ㄡ

繁体

感情 中性成语

狐死首丘的意思

折叠展开
  • 解释:

    首丘:头向着狐穴所在的土丘。传说狐狸将死时,头必朝向出生的山丘。比喻不忘本。也比喻暮年思念故乡。

  • 出处:

    战国 楚 屈原《九章 哀郢》:“鸟飞反故乡兮,狐死必首丘。”

  • 语法:

    狐死首丘连动式;作谓语;比喻不忘本或思念故乡。

  • 示例:

    我告诉过你“狐死首丘”的故事,一个人到死都是怀念自己的乡土的。(郭沫若《蔡文姬》第一幕)

  • 英语:

    nostalgic

  • 近义词:

    归正首丘

狐死首丘的出处

折叠展开

鸟飞反故乡兮,狐死必首丘。

-----战国楚·屈原·《九章·涉江》

狐死首丘的典故

折叠展开

战国时期,屈原因遭人忌妒与陷害,得不到楚王的信任,被放逐到外地,他在被放逐的困苦生活中,写下许多反映人民愿望与现实矛盾的诗篇,代表作有《离骚》、《九歌》、《九章》等,他的《哀郢》诗:“鸟飞反故乡兮,狐死必首丘。”

狐死首丘成语接龙

折叠展开

成语接龙(顺接)

狐死首丘字义分解

折叠展开

读音(hú), 犭部,共8画

(1)(名)哺乳动物的一属;形状略像狼;面部较长;耳朵三角形;尾巴长;毛通常赤黄色。性狡猾多疑;昼伏夜出;吃野鼠、鸟类、家禽等。毛皮可做衣物。较常见的草狐和赤狐。通称狐狸。

(2)(Hú)姓。

读音(sǐ), 歹部,共6画

(1)生命终止。

(2)(形)不顾生命;拼死:~战|~拼。

(3)(形)表示达到极点:高兴~了|~顽固。

(4)(形)不可调和的:~对头|~对手。

(5)(形)不活动、固定:~脑筋|时间定~。

(6)(动)不能通过:~胡同|堵~。

读音(shǒu), 首部,共9画

(1)(名)头

(2)(形)第一;最高的:~相|~脑。

(3)(名)首领:~长。

(4)(名)首先:~创。

(5)(动)出头告发:自~。

(6)姓。

(7)(量)用于诗、词、赋;一篇叫一首。

读音(qiū), 丿部,共5画

(1)(名)小土山;土堆:荒~|沙~|坟~|~子。

(2)(动)浮厝:先把棺材~起来。

(3)(量)水田分隔成大小不同的块;一块叫一丘:一~田。

(4)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