jiù dǐng xīn

革旧鼎新

  • 结构 连动式成语
  • 感情 中性成语
  • 年代 古代成语
  • 热度生僻成语

拼音 gé jiù dǐng xīn 怎么读

注音 ㄍㄜˊ ㄐ一ㄡˋ ㄉ一ㄥˇ ㄒ一ㄣ

繁体革舊鼎新

感情 中性成语

革旧鼎新的意思

折叠展开
  • 解释:

    同“革故鼎新”。

  • 出处:

    明·李贽《代深有告文》之二:“切以诵经者,所以明心见性,礼忏者,所以革旧鼎新。”

  • 语法:

    革旧鼎新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。

  • 示例:

    是故社会上种种之积弊,使女子而有革旧鼎新之志焉。柳隅《〈留日女学会杂志〉题辞》

  • 英语:

    drop old habits and reform

  • 近义词:

    革旧从新、革旧维新

  • 反义词:

    一成不变

革旧鼎新的出处

折叠展开

乃建皇极,钟乎历数,革旧鼎新兮,式间封墓。

-----唐·顾况·《高祖受命造唐赋》

革旧鼎新的典故

折叠展开

禹,作为夏朝的开国君主,姒姓夏后氏,他深受伏羲和黄帝铸鼎传统的启发,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富有创新性的发展。他巧妙地利用九州进贡的铜,铸造了九座巍峨壮观的铜鼎。这些鼎上精心刻画了各州所特有的有害生物和恶兽神怪,旨在警示民众,提醒他们避开那些潜在的威胁和危险。这九鼎不仅仅是禹与九州民众之间紧密联系的象征,更是他承接天意、统一天下的标志。九鼎代表着九州,象征着夏王作为九州之主的权威和天下一统的愿景。在商朝时期,鼎的使用被赋予了严格的等级和规定,士人只能使用一鼎或三鼎,大夫则可以使用五鼎,而唯有天子才有资格使用九鼎,并在祭祀天地祖先时举行盛大的九鼎大礼。因此,“鼎”逐渐成为了国家政权的象征,被神化为承载“天命”的传国宝器。夏朝覆灭后,九鼎随之迁往商朝;商朝灭亡,九鼎又转移到了周朝。周成王时期,九鼎正式被安置在郏地,这标志着天命所归,周朝成为了新的天下共主。九鼎的流传和变迁,不仅见证了中国古代历史的变迁,也体现了中国古代社会对“天命”和“正统”的尊崇与追求。

革旧鼎新成语接龙

折叠展开

成语接龙(顺接)

革旧鼎新字义分解

折叠展开

读音(jiù), 丨部,共5画

(1)(形)过去的;过时的(跟“新”相对):~时代|~经验|~社会|不要用~脑筋对待新事物。

(2)(形)因经过长时间或经过使用而变色或变形的(跟“新”相对):~书|~衣服|窗纱~了。

(3)(形)曾经有过的;以前的(多用于现在已改变建制的行政区域):张家口是~察哈尔省省会。

(4)(形)老交情;老朋友:怀~|念~|亲戚故~。

读音(dǐng), 鼎部,共12画

(1)(名)古代煮东西用的器物;三足两耳:钟~。

(2)(副)正当、正在:~盛。

读音(xīn), 斤部,共13画
[ xīn ]

1.刚有的,刚经验到的;初始的,没有用过的,与“旧”、“老”相对:新生。新鲜。新奇。新贵。新绿。新星。新秀。新闻。新陈代谢。

2.性质改变得更好,与“旧”相对:改过自新。推陈出新。

3.不久以前,刚才:新近。

4.表示一种有异于旧质的状态和性质:斧斤。

5.称结婚时的人或物:新娘。新郎。新房。

6.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简称。

7.姓。

革旧鼎新成语组词

折叠展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