瓜田李下
- 结构 联合式成语
- 感情 中性成语
- 年代 古代成语
- 热度常用成语
拼音: guā tián lǐ xià 怎么读
注音: ㄍㄨㄚ ㄊ一ㄢˊ ㄌ一ˇ ㄒ一ㄚˋ
繁体:
感情 中性成语
瓜田李下的意思
解释:
经过瓜田时不要弯腰提鞋跟;走过李子树下不要举手整理帽子;免得有偷瓜、偷李子的嫌疑。比喻容易发生嫌疑的地方。
出处:
晋 干宝《搜神记》第15卷:“惧获瓜田李下之讥。”
语法:
瓜田李下联合式;作主语、定语;同瓜李之嫌。
示例:
只要自己行得正,就是在瓜田李下也没有什么可担心的。
英语:
in a melon patch or under a plum tree in suspicious circumstances or surroundings
俄语:
тщáтельно избегáть подозрéний
近义词:
瓜李之嫌
瓜田李下的出处
君子防未然,不处嫌疑间。瓜田不纳履,李下不正冠。
-----三国·曹植·《君子行》
瓜田李下的典故
袁聿修,北齐时代的杰出人物,自幼聪慧过人,18岁便荣任本州中正,凭借卓越的政绩和清廉的品行,后来又升任博陵太守,被人们尊称为“清郎”。他的清廉自守之名,在朝廷内外传为佳话。有一次,袁聿修被派遣至外地考察地方官吏的政绩,途经兖州时,恰逢其好友邢邵在此地担任刺史。邢邵与袁聿修交情深厚,得知好友经过,心中喜不自胜,特地挑选了一匹上等白绸,准备赠送给袁聿修以表友情。然而,当邢邵将白绸呈上时,袁聿修却面露难色,婉言谢绝道:“邢兄,你我虽为知己,但此刻我身为朝廷命官,在此地考察,身份与往常不同。瓜田李下,古人所慎。我若收下这匹白绸,恐怕会引来不必要的嫌疑。古人有言,瓜田不纳履,李下不整冠,正是为了避嫌。你我相交多年,难道你还不了解我的为人吗?你的深情厚意我心领了,但这礼物我却是不能收的。”邢邵听了袁聿修的话,深感其为人处世之谨慎与清廉,对他的拒绝表示了深深的理解,并没有再做强求。他敬佩地看着袁聿修,心中更加钦佩这位好友的品格。后来,“瓜田李下”这一成语在民间广为流传,用来比喻那些容易招致嫌疑的场合或举动。人们常常用它来提醒自己在特定场合下要谨慎行事,以免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。而袁聿修的故事,也成为了这一成语流传千古的佳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