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ěi chéng quán

委曲成全

  • 结构 偏正式成语
  • 感情 中性成语
  • 年代 古代成语
  • 热度一般成语

拼音 wěi qǔ chéng quán 怎么读

注音 ㄨㄟˇ ㄑㄨˇ ㄔㄥˊ ㄑㄨㄢˊ

繁体委麯成全

感情 中性成语

委曲成全的意思

折叠展开
  • 解释:

    指使自己受委屈,来成全别人。亦作“委曲周全”。

  • 出处:

    明·李贽《续焚书·答骆副使》:“夫自用则不能容物,无用又不能理物,其得尔三载于滇中者,皆我公委曲成全之泽也。”

  • 语法:

    委曲成全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。

  • 近义词:

    委曲周全

委曲成全的出处

折叠展开

愚鄙拙,虽自谅无他,然有负长者之爱至多也,而我公犹委曲成全,垂情僻远,草木尚可德感,况愚父子亦尝闻长者一日之教乎?

-----明·宗臣·《报学士李公》

委曲成全的典故

折叠展开

道家始祖老子,春秋时期的楚国苦县人,曾任周朝守藏室之史,深谙天地之道。他主张“无为而治”,其思想影响了后世无数的学者。孔子亦曾向他请教礼仪之道,而老子所著的《道德经》更是道家思想的瑰宝,言简意赅地阐述了宇宙间的自然法则。 在《道德经》中,老子提出了“委曲求全”的哲学观点。他阐述道:“委曲则全,枉则直,洼则盈,敝则新,少则得,多则惑。”这句话的意思是,有时我们需要委曲自己,才能保全大局;适当的屈就反而能伸展我们的道路;低洼之地才能积水成渊;事物旧了自然会有新的更替;少取反而能得到更多,贪多则容易迷失方向。 老子进一步指出,圣人以平常心看待世间万物,不固执己见,因而能客观公正;不自以为是,故能赢得他人的尊重;不自我夸耀,因此事情更易成功;不骄傲自满,故能长久不衰。而那些急于显露自己、张扬炫耀的人,往往会引起无端的纷争和矛盾。 老子认为,“不争”是求全的最高境界。圣人不与人争,因此天下无人能与之争。他所说的“曲则全”,并非空谈,而是实实在在可以践行的智慧。后来,“委曲求全”这一成语便由此演变而来,用以形容人们为了顾全大局或达成某种目的,而主动委曲自己、迁就他人的一种处世哲学。这种态度在复杂的人际关系和多变的社会环境中显得尤为重要,体现了道家思想中“顺应自然、无为而治”的核心理念。

委曲成全成语接龙

折叠展开

委曲成全字义分解

折叠展开

读音(wěi,wēi), 女部,共8画
wěiwēi

1. 任,派,把事交给人办:委托。委派。委任。委员。委以重任。

2. 抛弃,舍弃:委弃。委之于地。

3. 推托,卸:推委。委罪。

4. 曲折,弯转:委曲。委婉。委屈。

5. 积聚:委积。

6. 末、尾:原委。穷源意委(追究事物本原及其发展)。

7. 确实:委实。

8. 无精打采,不振作:委顿。委靡。

1. 〔委蛇(yí ㄧˊ)〕①敷衍,应付;②同“逶迤”。

读音(qū,qǔ), 丨部,共6画
qūqǔ

1. 弯转,与“直”相对:弯曲。曲折(zhé)。曲笔(①古代史官不按事实、有意掩盖真相的记载;②写文章时故意离题而不直书其事的笔法)。曲肱而枕。曲尽其妙。

2. 不公正,不合理:曲说。曲解(jiě)。委曲求全。

3. 弯曲的地方:河曲。

4. 偏僻的地方:乡曲。

5. 酿酒或制酱时引起发醇的东西:酒曲。曲霉。

6. 姓。

1. 能唱的文词,一种艺术形式:曲艺。曲话。

2. 歌的乐调:曲调(diào)。曲谱。异曲同工。曲高和(hè)寡。

读音(chéng), 戈部,共6画
[ chéng ]

1.做好,做完:成功。完成。成就。成事。成交。成立。成婚。成仁(儒家主张的成就仁德):成人之美。玉成其事。

2.事物发展到一定的形态或状况:成形。成性。成人。自学成才。蔚然成风。

3.变为:长成。变成。

4.可以,能行:成,就这么办。

5.称赞人能力强:他办事麻利,真成。

6.够,达到一定数量:成年累(lěi)月。

7.已定的,定形的:成规。成俗。成见。成例。成竹在胸。

8.十分之一:增产三成。

9.平定,讲和:“会于稷,以成宋乱”。

10.姓。

读音(quán), 人部,共6画

(1)(形)完备;齐全:这部书不~|苗已出~。

(2)(动)保全;使完整不缺:两~其美。

(3)(副)整个:~校。

(4)(形)完全;都:老师~来了。

(5)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