短兵相接
- 结构 主谓式成语
- 感情 中性成语
- 年代 古代成语
- 热度常用成语
拼音: duǎn bīng xiāng jiē 怎么读
注音: ㄉㄨㄢˇ ㄅ一ㄥ ㄒ一ㄤ ㄐ一ㄝ
繁体:
感情 中性成语
短兵相接的意思
折叠展开
解释:
兵:武器。短兵:指刀、剑等一类短小武器。用刀、剑等一类短小武器近距离地面对面搏斗。形容敌我相近;战斗激烈。也比喻进行针锋相对的激烈斗争。
出处:
战国 楚屈原《楚辞 九歌 国殇》:“操吴戈兮披犀甲,车错毂兮短兵接。”
语法:
短兵相接主谓式;作谓语、宾语、状语;用于军事、斗争。
示例:
但恐怕也有时会逼到非短兵相接不可的,这时候,没有法子,就短兵相接。(鲁迅《两地书 二》)
英语:
fight hand to hand with
日语:
白兵戦(はくへいせん)をやる
俄语:
сойтись врукопáшную
其他:
<德>Mann gegen Mann kǎmpfen
<法>combat corps à corps 近义词:
兵戎相见、针锋相对、唇枪舌剑、不可开交
反义词:
和风细雨、拐弯抹角、指桑骂槐、含沙射影
短兵相接的出处
折叠展开
操吴戈兮披犀甲;车错毂兮短兵接。
-----先秦·屈原·《楚辞·九歌·国殇》
短兵相接的典故
折叠展开
“短兵相接”之“短兵”,原是指短小的兵器,此语见于战国楚屈原的作品〈国殇〉。当年秦、楚两军交战,楚军自知势弱,但仍奋勇抵抗强敌。最后楚军果然惨败,战场上布满这些英勇将士的尸体,屈原乃作〈国殇〉,用以祭悼为国牺牲的阵亡将士。开头四句:“操吴戈兮被犀甲,车错毂兮短兵接。旌蔽日兮敌若云,矢交坠兮士争先。”大意是说,楚国士兵手持吴地出产的戈,穿著厚重而坚硬的甲胄,与敌军近距离遭遇混战,彼此的军车车轮互相交错,将士们就用短兵器,与对方激烈地搏斗厮杀。军旗满布,把阳光完全遮蔽,敌人多得像云一样,双方射出的箭矢纷纷从空中掉落,将士们不顾性命,奋勇向前。“短兵接”原是指以短小的刀、剑等武器交手搏斗,后来“短兵相接”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,用来形容近距离激烈地搏打、争斗。
短兵相接成语接龙
折叠展开
短兵相接字义分解
折叠展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