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āo nèi

包举宇内

  • 结构 动宾式成语
  • 感情 中性成语
  • 年代 古代成语
  • 热度一般成语

拼音 bāo jǔ yǔ nèi 怎么读

注音 ㄅㄠ ㄐㄨˇ ㄩˇ ㄋㄟˋ

繁体包舉宇内

感情 中性成语

包举宇内的意思

折叠展开
  • 解释:

    包举:统括;宇内:天地之间,即天下。并吞天下,占有一切。

  • 出处:

    汉·贾谊《过秦论》:“有席卷天下,包举宇内,囊括四海之意。”

  • 语法:

    包举宇内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政治等。

  • 示例:

    胸怀大志者,有席卷天下,包举宇内,囊阔四海之意,并吞八荒之心。

包举宇内的出处

折叠展开

秦孝公据殽函之固,拥雍州之地,君臣固守,以窥周室,有席卷天下、包举宇内、囊括四海之意,并吞八荒之心。

-----汉·贾谊·《过秦论上》

包举宇内字义分解

折叠展开

读音(bāo), 勹部,共5画

(1)(动)用纸、布等裹起来

(2)(名)(~儿)包好了的东西:药~|邮~。

(3)(名)装东西的口袋:书~。

(4)(量)用于成包的东西:两~大米|一~衣服。

(5)(名)物体或身体上鼓起来的疙瘩:树上有个~|腿上起了个~。

(6)(名)毡制的圆顶帐篷:蒙古~。

(7)(动)围绕;包围:骑兵分两路~过去。

(8)(动)容纳在里头;总括在一起:~含|无所不~。

(9)(动)把任务承担下来;负责完成:~医|~教|~片儿(负责完成一定地段或范围的工作)。

(10)(动)担保:~你满意。

(11)(动)约定专用:~车|~了一只船。

(12)姓。

读音(jǔ), 丶部,共9画

(1)(动)往上托;往上伸:~重|~手|高~着红旗。

(2)(动)举动:义~|壮~|一~一动|一~两得。

(3)(动)兴起:义~|~兵|~火。

(4)(动)〈书〉生(孩子):~一男。

(5)(动)推选;选举:推~代表|公~他做学习组长。

(6)(名)举人的简称:中~|武~。

(7)(动)提出:~例。

(8)(副)〈书〉全:~座(所有在座的人)|~国欢腾|~世闻名。

读音(yǔ), 宀部,共6画

(1)(名)房檐;泛指房屋:屋~|栋~。

(2)(名)上下四方;所有的空间;世界:~宙|~内。

读音(nèi,nà), 丨部,共4画
nèinà

1. 里面,与“外”相对:内部。内外。内定。内地。内阁。内行(háng )。内涵。

2. 称妻子或妻子家的亲戚:内人。内亲。内弟。

3. 亲近:内君子而外小人。

1. 古同“纳”,收入;接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