堂堂正正
- 结构 联合式成语
- 感情 褒义成语
- 年代 古代成语
- 热度常用成语
拼音: táng táng zhèng zhèng 怎么读
注音: ㄊㄤˊ ㄊㄤˊ ㄓㄥˋ ㄓㄥˋ
繁体:
感情 褒义成语
堂堂正正的意思
解释:
原指军队阵容盛大。后形容光明正大。堂堂:强大威武;正正:整齐。
出处:
先秦 孙武《孙子 军争》:“无邀正正之旗,勿击堂堂之陈,此治变者也。”
语法:
堂堂正正联合式;作谓语;含褒义。
示例:
就如那妒妇破坏人家,他却也有一番堂堂正正的道理说出来,可知道家也却被他破了。(清 刘鹗《老残游记》第十一回)
英语:
strong and well-disciplined
俄语:
благородный<мужественный>
其他:
<法>grandiose et bien ordonné
近义词:
正大光明、大公至正、大公无私、光明正大、名正言顺
反义词:
歪门邪道、鬼鬼祟祟、偷偷摸摸
堂堂正正的出处
无要正正之旗,勿击堂堂之陈。
-----春秋·孙武·《孙子·军争》
堂堂正正的典故
《孙子》一书为春秋孙武所撰,为古代兵书之一,内容分析战争形势,探讨军事作战策略、方式,为历代兵书之祖。〈军争〉一篇从“治气”、“治心”、“治力”、“治变”等几个角度谈作战方法:所谓“治气”,指选择时机,在敌军期待归返,最为松懈时发动攻击;所谓“治心”,指在敌方军心涣散、不安时发动攻击;所谓“治力”,指避免长途远征,休养生息以迎战疲惫不堪的敌军;所谓“治变”,则指当敌军军容整齐壮盛时,应避其锋芒。其中对于“治变”一项,孙文原云:“无邀正正之旗,勿击堂堂之陈。”此处“陈”同“阵”,是阵容的意思。“正正之旗”、“堂堂之陈”就是用来形容严整壮盛的军容。后来“堂堂正正”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,如宋・陈亮〈酌古论四・李靖〉:“其阵堂堂,其旗正正,此非正兵不能然也。”也是用来形容军容之壮盛。但除此之外,还见有另外的引申义,如清末刘鹗撰著的小说《老残游记》第一一回:“就如那妒妇破坏人家,他却也有一番堂堂正正的道理说出来。”其中“堂堂正正”则是用来形容光明正大,此亦为现今使用的语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