guǐ huǒ míng

鬼火狐鸣

  • 结构
  • 感情 中性成语
  • 年代
  • 热度一般成语

拼音 guǐ huǒ hú míng 怎么读

注音

繁体

感情 中性成语

鬼火狐鸣的意思

折叠展开
  • 解释:

    鬼火闪烁

  • 出处:

    《追忆余泊舟西江事次韵》

鬼火狐鸣的出处

折叠展开

人烟犬吠西山麓,鬼火狐鸣春竹丛。

-----宋·黄庭坚·《追忆予泊舟西江事次韵》诗

鬼火狐鸣成语接龙

折叠展开

成语接龙(顺接)

鬼火狐鸣字义分解

折叠展开

读音(guǐ), 鬼部,共9画

(1)(名)迷信的人所说的人死后的灵魂。

(2)(名)骂人的话:烟~|讨厌~|胆小~。

(3)(形)躲躲闪闪;不光明:~头~脑|~~祟祟。

(4)(名)不可告人的打算或勾当:捣~|心里有~。

(5)(形)恶劣;糟糕(限做定语):~天气|这~地方连棵草都不长。

(6)(形)〈口〉机灵(多指小孩儿或动物)。

(7)(名)二十八宿之一。

读音(huǒ), 火部,共4画

(1)(~儿)物体燃烧时所发的光和焰。

(2)指枪炮弹药:~器|~力|军~|走~。

(3)火气:上~|败~。

(4)形容红色:~红|~鸡。

(5)比喻紧急:~速|~急。

(6)(~儿)比喻暴躁或愤怒:~性|冒~|心头~起。

(7)同“伙”。

(8)(Huǒ)姓。

读音(hú), 犭部,共8画

(1)(名)哺乳动物的一属;形状略像狼;面部较长;耳朵三角形;尾巴长;毛通常赤黄色。性狡猾多疑;昼伏夜出;吃野鼠、鸟类、家禽等。毛皮可做衣物。较常见的草狐和赤狐。通称狐狸。

(2)(Hú)姓。

读音(míng), 口部,共8画

(1)(动)(鸟兽或昆虫)叫:鸡~|蝉~。

(2)(动)发出声音;使发出声音:雷~|耳~。

(3)(动)表达;发表(情感、意见、主张):~谢|~冤。

鬼火狐鸣成语组词

折叠展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