fǎn qiú zhū

反求诸己

  • 结构 动宾式成语
  • 感情 中性成语
  • 年代 古代成语
  • 热度生僻成语

拼音 fǎn qiú zhū jǐ 怎么读

注音 ㄈㄢˇ ㄑ一ㄡˊ ㄓㄨ ㄐ一ˇ

繁体反裘諸己

感情 中性成语

反求诸己的意思

折叠展开
  • 解释:

    诸;之于的合音;反过来从自己身上寻找原因或对自己提出要求。

  • 出处:

    先秦 孟轲《孟子 公孙丑上》:“射者正己而后发,发而不中,不怨胜己者,反求诸己而已矣。”

  • 语法:

    反求诸己动宾式;作宾语、定语;含褒义。

  • 示例:

    君子之遇艰阻,必反求诸己,而益自修。(《二程全书 伊川易品三》)

  • 英语:

    reflect and try to find fault in oneself

  • 近义词:

    反躬自问、严于律己、闭门思过、反躬自省

  • 反义词:

    苛求于人、怨天尤人

反求诸己成语接龙

折叠展开

反求诸己字义分解

折叠展开

读音(fǎn), ⺁部,共4画

(1)(动)回;还:~击。

(2)(动)反抗;反对:造~。

(3)(动)翻转:~复。

(4)(动)推及:举一~三。

(5)(形)与“正”相对:~面。

(6)(副)反而;相反地:画虎不成~成犬。

读音(qiú), 一部,共7画

(1)(动)请求:~救|~教。

(2)(动)要求:精益~精。

(3)(动)追求;探求;寻求:~学问|实事~是|刻舟~剑|不~名利。

(4)(动)需求;需要:供~关系|供过于~。

(5)姓。

读音(zhū), 讠部,共10画

(1)(形)众;许多:~公|~侯|~ 君|~位|~子百家。

(2)姓。

(助)〈书〉“之于(於)”或“之乎”的合音:付~实施(=之于)|公~社会(=之于)|有~?(=之乎)

读音(jǐ), 己部,共3画

(1)(代)自己:舍~为人|坚持~见。

(2)(名)天干的第六位。参见〔干支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