jiàn wǎng zhī lái

鉴往知来

  • 结构 联合式成语
  • 感情 中性成语
  • 年代 古代成语
  • 热度常用成语

拼音 jiàn wǎng zhī lái 怎么读

注音 ㄐ一ㄢˋ ㄨㄤˇ ㄓ ㄌㄞˊ

繁体鑒往知來

感情 中性成语

鉴往知来的意思

折叠展开
  • 解释:

    鉴:仔细考察。仔细考察过去;就可以推知未来。

  • 出处:

    《诗经 大雅 荡》:“殷鉴不远,在夏后之世。”

  • 语法:

    鉴往知来连动式;作定语、宾语、分句;审察过去,就可以推断未来。

  • 示例:

    鉴往知来”,历史和科学已经给我们提出了铁证。(秦牧《原始公社的影子》)

  • 英语:

    see visions of things by experiences

  • 近义词:

    高瞻远瞩、数往知来

  • 反义词:

    目光短浅、鼠目寸光

鉴往知来的出处

折叠展开

文王曰咨, 咨女殷商。人亦有言, 颠沛之揭。枝叶未有害。本实先拨。殷鉴不远, 在夏后之世。

-----春秋·佚名·《诗经·大雅·荡》

鉴往知来的典故

折叠展开

这是诗人运用诗歌的艺术表现手法, 揭示周厉王暴虐而必然使周朝走向灭死。对周厉王的暴虐,诗人不是直接明说, 而是借托周朝的开国君主周文王, 对殷商的末代君主纣王发出感叹: 我感叹你这个家伙呀, 你为什么不把夏代怎么灭死,作为一面镜子,而吸取教训呢?夏朝的末代君主桀, 因为暴虐, 而被殷商所灭。纣王走了夏桀的老路,又被周代灭掉。这就如同一株树木一样,当它的根部已被蹶起的时候,枝叶还是茂盛的, 但它已活不长久了。不要以为你还在君位上, 其实你维持不多久了。夏桀灭亡,就是你纣王的镜子。诗人的意思是说: 从桀的灭亡, 可知纣的下场; 从桀、纣的下场, 更可知厉王会有什么样的结果了。

鉴往知来字义分解

折叠展开

读音(jiàn), 金部,共13画

(1)(名)镜子(古代用铜制成)。

(2)(动)照:水清可~。

(3)(动)仔细看;审察:~别|~定。

(4)(名)可以作为警戒或引为教训的事:引以为~|前车之覆;后车之~。

(5)(动)旧式书信套语;用在开头的称呼之后;表示请人看信:惠~|台~|钧~。

读音(wǎng), 彳部,共8画

(1)(动)到……去

(2)(动)去:奔~|~往。

(3)(介)向(某处去);朝:~东|水~低处流。

(4)(形)过去的:~事|以~。

读音(zhī,zhì), 矢部,共8画
zhīzhì

1. 晓得,明了:知道。知名(著名)。知觉(有感觉而知道)。良知。知人善任。温故知新。知难而进。知情达理。

2. 使知道:通知。知照。

3. 学识,学问:知识,求知。无知。

4. 主管:知县(旧时的县长)。知府。知州。知宾(指主管招待宾客的人。亦称“知客”)。

5. 彼此了解:相知。知音。知近。

6. 彼此了解、交好的人:故知(老朋友)。

1. 古同“智”,智慧。

读音(lái), 一部,共7画

1.  由另一方面到这一方面,与“往”、“去”相对:来回。来往。过来。归来。来鸿去燕(喻来回迁徙,不能在一地常住;亦喻书信来往)。

2.  从过去到现在:从来。向来。

3.  现在以后,未到的时间:来年。将来。来日方长。

4.  用在数词或数量词后面,表示约略估计:二百来头猪。

5.  做某个动作:胡来。

6.  用在动词前,表示要做某事:大家来动脑筋。

7.  用在动词后,表示做过(一般均可用“来着”):昨天他哭来。

8.  用在动词后,表示动作的趋向:上来。

9.  表示发生:暴风雨来了。

10.  在数词一、二、三后面,表示列举理由:这台收录机一来音质好,二来价钱便宜,我就买了。

11.  用做诗、歌词中的衬字:八月里来桂花香。

12.  表示语气,归去来兮!

13.  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