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ì kǒu shāo chéng

赤口烧城

  • 结构 主谓式成语
  • 感情 贬义成语
  • 年代 古代成语
  • 热度一般成语

拼音 chì kǒu shāo chéng 怎么读

注音 ㄔˋ ㄎㄡˇ ㄕㄠ ㄔㄥˊ

繁体赤口燒城

感情 贬义成语

赤口烧城的意思

折叠展开
  • 解释:

    赤舌:指谗言。比喻谗言为害极其严重

  • 出处:

    明·杨慎《后蚊赋》:“谮有国兮,赤口烧城;烦言喷兮,积毁销骨。”

  • 语法:

    赤口烧城作谓语、定语;比喻谗言危害很大。

  • 近义词:

    赤舌烧城

赤口烧城的出处

折叠展开

青蝇止棘,何计避谗;赤口烧城,无文解祟。

-----宋·杨冠卿·《代邑宰求知启》

赤口烧城成语接龙

折叠展开

赤口烧城字义分解

折叠展开

读音(chì), 赤部,共7画

(1)(名)比朱红稍浅的颜色。

(2)(名)泛指红色:~小豆。

(3)(名)象征革命:~卫队。

(4)(形)忠诚:~心(忠诚的心)|~诚(极真诚)。

(5)(动)光着;露着(身体):~脚|~膊。

(6)(形)空:~手空拳(两手空空;什么也没有)。

读音(kǒu), 口部,共3画

(1)(名)人或动物进饮食的器官;有的也是发声器官的一部分。俗称嘴。

(2)(名)(~儿)容器通外面的地方:瓶子~儿|碗~儿。

(3)(名)(~儿)出入通过的地方:出~|入~|门~儿|胡同~儿。

(4)(名)长城的关口;多用做地名;也泛指这些关口:~外|喜峰~|西~羊皮。

(5)(名)(~儿)破裂的地方;大的豁口:伤~|衣服撕了个~儿。

(6)(名)刀、剑、剪刀的刃:刀卷~了。

(7)(名)驴马等的年龄:六岁~|这匹马~还年轻。

(8)(量)表示人或动物的量:一家五~人|三~猪|一~钢刀。

读音(shāo), 火部,共10画

(1)(动)使东西着火

(2)(动)加热或接触某些化学药品、放射性物质等使物体起变化:~水|~砖。

(3)(名)烹调方法;先用油炸;再加汤汁炒或炖;或先煮熟再用油炸:~茄子。

(4)(名)烹调方法;就是烤:叉~|~鸡。

(5)(动)发烧:他现在~得厉害。

(6)(名)比正常体温高的体温:~退了。

(7)(名)过多的肥料使植物体枯萎或死亡。

读音(chéng), 土部,共9画

(1)(名)城墙:~外|万里长~。

(2)(名)城墙以内的地方:东~。

(3)(名)城市(跟‘乡’相对):消灭~乡差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