举 正
- 拼音
- jǔ zhèng
- 注音
- ㄐㄨˇ ㄓㄥˋ
- 词性
举正的意思
词语解释
列举其罪而正之以法。
引证解释
⒈ 指出谬误,加以纠正。
引《左传·文公元年》:“先王之正时也,履端於始,举正於中,归餘於终。”
唐刘肃《大唐新语·友悌》:“毕构为益州长史兼按察使,多所举正,风俗一变。”
明王世贞《觚不觚录》:“惜乎言官不能举正,坐成其妄耳。”
⒉ 列举其罪而正之以法。
引《后汉书·苏章传》:“顺帝时,迁冀州刺史。故人为清河太守, 章行部案其姦臧……遂举正其罪。”
网络解释
设立至正的标准。
国语辞典
举正
举正的字义分解
举
拼音 jǔ部首 丶总笔画 9(1)(动)往上托;往上伸:~重|~手|高~着红旗。
(2)(动)举动:义~|壮~|一~一动|一~两得。
(3)(动)兴起:义~|~兵|~火。
(4)(动)〈书〉生(孩子):~一男。
(5)(动)推选;选举:推~代表|公~他做学习组长。
(6)(名)举人的简称:中~|武~。
(7)(动)提出:~例。
(8)(副)〈书〉全:~座(所有在座的人)|~国欢腾|~世闻名。
正
拼音 zhèng,zhēng部首 一总笔画 5zhèngzhēng1. 不偏斜,与“歪”相对:正午。正中(zhōng )。正襟危坐。
2. 合于法则的:正当(dāng)。正派。正楷。正规。正大光明。正言厉色。拨乱反正。
3. 合于道理的:正道。正确。正义。正气。
4. 恰好:正好。正中(zhōng )下怀。
5. 表示动作在进行中:他正在开会。
6. 两者相对,好的、强的或主要的一方,与“反”相对,与“副”相对:正面。正本。
7. 纯,不杂:正色。正宗。正统。纯正。
8. 改去偏差或错误:正骨。正误。正音。正本清源。
9. 图形的各个边的长度和各个角的大小都相等的:正方形。
10. 指失去电子的,与“负”相对:正电。
11. 大于零的,与“负”相对:正数(shù)。
12. 姓。
1. 〔正月〕农历一年的第一个月。简称“正”,如“新正”。
举正的相关词语
举正的相关成语
【举正】的常见问题
-
举正的拼音是什么?举正怎么读?
举正的拼音是:jǔ zhèng
点击 图标播放举正的发音。 -
举正是什么意思?
举正的意思是:指出谬误﹐加以纠正。
列举其罪而正之以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