礼 节
- 拼音
- lǐ jié
- 注音
- ㄌ一ˇ ㄐ一ㄝˊ
- 词性
- 名词
礼节的意思
词语解释
礼节
(1) 礼仪规矩
例
例
例
例
英
引证解释
⒈ 礼仪规矩。
引《礼记·儒行》:“礼节者,仁之貌也。”
孔颖达疏:“言礼仪撙节是仁儒之外貌。”
《管子·牧民》:“仓廪实则知礼节,衣食足则知荣辱。”
《汉书·董仲舒传》:“知仁谊,然后重礼节;重礼节,然后安处善。”
南朝梁武帝《藉田》诗:“年丰廉让多,岁薄礼节少。”
金王若虚《论语辨惑二》:“《乡党》一篇,皆圣人起居饮食之常,而弟子私记之,虽左右周旋,莫不中礼节。”
明李贽《豫约·早晚礼仪》:“是故不许轻易出门,除人家拜望礼节与僧家无干,不必出门往看外。”
网络解释
礼制的仪式。
国语辞典
礼节
礼节的字义分解
礼
拼音 lǐ部首 礻总笔画 5(1)(名)社会生活中由于风俗习惯而形成的为大家共同遵守的仪式:婚~|丧~。
(2)(名)表示尊敬的言语或动作:~节|敬~。
(3)(名)礼物:献~|千里送鹅毛;~轻情意重。
节
拼音 jié,jiē部首 艹总笔画 5jiéjiē1. 竹子或草木茎分枝长叶的部分:竹节。节外生枝。
2. 物体的分段或两段之间连接的部分:关节。两节车厢。
3. 段落,事项:节节(一段一段地,逐步)。节目。
4. 中国历法把一年分为二十四段,每段开始的名称:节气。节令。
5. 纪念日或庆祝宴乐的日子:节日。
6. 礼度:礼节。
7. 音调高低缓急的限度:节奏。节拍。节律。
8. 操守:节操。晚节。变节。高风亮节(高尚的品德和节操)。
9. 省减,限制:节省。节制。开源节流。
10. 略去,简略:节选。节录。
11. 古代出使外国所待的凭证:符节。使节。
12. 姓。
1. 〔节骨眼儿〕喻关键的,能起决定性作用的环节或时机(“骨”读轻声)。
礼节的造句
- 1、献哈达是蒙古族人民的一种传统礼节。
- 2、表示对别人给予自己的善意,应当做出友好的反应,否则是不合乎礼节的。
- 3、尽管世界其他地方对礼貌问题不以为然,礼节仍相当重要。
- 4、我赞赏那些奇特有趣的老派礼节,比现代的落落大方更合我的口味,现在的落落大方常常叫我觉得讨厌。
- 5、我肯定,先生,我绝不会把不拘礼节错认为蛮横无理;前者我是相当喜欢的,后者,却是任何一个自由民都不愿忍受的,哪怕是拿到薪俸,也不愿忍受。
- 6、礼节礼貌的兴起,是变乱的结束。
- 7、公关人员在对外交往时,往往需要与别人握手为礼。在国内外,目前握手都是最常见的会面礼节。在学习有关握手的礼节时,以下几点必须注意。
- 8
礼节的相关词语
礼节的相关成语
【礼节】的常见问题
-
礼节的拼音是什么?礼节怎么读?
礼节的拼音是:lǐ jié
点击 图标播放礼节的发音。 -
礼节是什么意思?
礼节的意思是:
礼节
(1) 礼仪规矩
例例例例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