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íng

拼音
fú líng
注音
ㄈㄨˊ ㄌ一ㄥˊ
词性
名词

茯苓的意思

词语解释

茯苓fúlíng

(1) 中药名。别名云苓、白茯苓。寄生在松树根上的一种块状菌,皮黑色,有皱纹,内部白色或粉红色,包含松根的叫茯神,都可入药

tuckahoe;poris cocos

引证解释

⒈ 寄生在松树根上的菌类植物,形状像甘薯,外皮黑褐色,里面白色或粉红色。中医用以入药,有利尿、镇静等作用。

《淮南子·说山训》:“千年之松,下有茯苓。”
高诱注:“茯苓,千岁松脂也。”
唐贾岛《赠牛山人》诗:“二十年中饵茯苓,致书半是老君经。”
明焦竑《焦氏笔乘·医方》:“茯苓久服之,颜色悦泽,能灭瘢痕。”
清陈维崧《洞仙歌·题<采芝图>为顾卓侯赋》词:“戏劚茯苓归,封寄轩辕。”

网络解释

植物名。多孔蕈科孔蕈属。成块状,形似甘?,大如拳,皮黑而皱,肉白微赤,寄生于山林中腐朽的松树根上,可用人工繁殖。多分布于我国北、中、南等地。采集后阴干可入药,具有解热、安神等功效。也作「伏苓」、「伏灵」。

国语辞典

茯苓

  • 茯苓,中药名。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 cocos(Schw.)Wolf的干燥菌核。多于7~9月采挖,挖出后除去泥沙,堆置“发汗”后,摊开晾至表面干燥,再“发汗”,反复数次至现皱纹、内部水分大部散失后,阴干,称为“茯苓个”;或将鲜茯苓按不同部位切制,阴干,分别称为“茯苓块”和“茯苓片”。
  • 茯苓的字义分解

    • 拼音部首总笔画 9

      (名)茯苓;寄生在松树根上的一种菌类植物;外形呈球状;皮黑色。有皱纹;内部白色或粉红色;包含松根的叫茯神;都可入药。

      [更多解释]

    • 拼音 líng部首总笔画 8

      [更多解释]

    茯苓的造句

    • 1、由此看出,茯苓是由“伏灵”传写误讹演变而成。
    • 2、古主任表示,可以多用葛根花、厚朴花、南豆花等有芳香、利生发的药材,也可以用茯苓和白术。
    • 3、陈皮、茯苓、菖蒲、大黄等药化痰行气、通腑泄浊、升清降浊,可醒脑开窍,使人清爽。
    • 4、大观园里茯苓霜失窃后,平儿明知是彩云偷的,但投鼠忌器,怕伤了探春的体面,不愿去起赃。
    • 5、本次实验目的在于研究白术茯苓汤总多糖的提取工艺。
    • 6、岳西茯苓是岳西特产,质地特别优良。
    • 7、刚才谈到辟谷,辟谷实际上是,要通过逐渐吃一种药来代替吃五谷,比如说吃石苇、茯苓、松实。
    更多

    茯苓的相关词语

    【茯苓】的常见问题

    1. 茯苓的拼音是什么?茯苓怎么读?

      茯苓的拼音是:fú líng
      点击 图标播放茯苓的发音

    2. 茯苓是什么意思?

      茯苓的意思是:

      茯苓fúlíng

      (1) 中药名。别名云苓、白茯苓。寄生在松树根上的一种块状菌,皮黑色,有皱纹,内部白色或粉红色,包含松根的叫茯神,都可入药

      tuckahoe;poris cocos